常艰辛。
可助学贷款却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条件,那就是一年内可以一分
不还。
如果直到一年之后,借款人如果还是无力偿还,那便来钟粟旗下的某家企业来打工偿还欠款。
现在钟粟旗下的企业涵盖了很多方面,总有一款适合落第的学子。
如果实在不会什么,但只要身体健壮,哪怕是来煤场采煤都可以。
当然,如果不想干体力劳动,又不愿意沾染商贾经营气息,难便安排到《汴京头条》编辑部那里去,让他们写写主题文章。
实在不行的话,让他们去推销报纸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做这一切目的,就是为了让学子们还可以继续留在汴京,而不用回乡面对父老乡亲各种挑剔或者失望的目光。
等混上几年,下一届科举考试又来了,他们还可以继续考。
钟粟也明白,事实上科举考试的录取率真的低,但这不是谁能改变就能改变的。
可希望就是这样,总是在某个能够模模糊糊的地方看着自己,若即若离似有似无。
为了这虚无缥缈的希望,无数学子从小时候便开始,甚至到了白发苍苍当了爷爷,照样不能打消他们考取科举的雄心壮志。
这大部分人注定和博带飘飞的体制内人士是无缘的,但钟粟却明白,这些人
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如果能够借机拉入自己的集团,不但是一个敛财的大好机会,也是一个储备人才的打好机会。
想当初他创立的传媒学院,就是靠着落第学子支撑起来的。
现在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不再了,但剩下的人在得知钟粟的功名都是御赐的,他们往往也就释然了。
这位山长什么水平,他们已然了解了,无数大佬都对他充满了赏识,包括当今陛下据说都和他称兄道弟。
这样的人居然都不是靠着考取功名而得到,而是陛下特地授权。
当然,科考还是要考的,只是太执着似乎也不怎么样。
当反过来看,有些人甚至觉得,自己留在钟粟这里其实也算不错的。
只要勤快工作,那就一定会有手鼓。
说来说去,助学贷款还是不错的,哪怕用打工的方式偿还,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总有一个信念还是在支撑着他们,就像钟粟说出的一句广告词:“助学贷款,圆你状元梦。”
钟粟走着走着,一件“卓记绸缎庄”出现在了眼前。
他淡淡一笑,卓巧巧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在汴京商业街开起来一家绸缎庄。
他决定要进去一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