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大宋教书匠>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死如灯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死如灯灭(1 / 2)

就在钟粟为自己的神操作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苏颂亡故。

真正的历史线上,苏颂病逝于润州,也就是后世的江苏省镇江市。

因为自己的父亲葬在了润州润州,苏颂全家便也移居润州。

晚年的苏颂,本来是要回到润州的,但不知是不是因为钟粟的原因,他一直在汴京。

虽然身在汴京,但他却远离政坛,醉心于创造发明和著作整理。

钟粟有自己的推测,真实历史上苏颂是个非常善于急流勇退的人,他看清了党争的危害,所以到晚年时主动退出政坛。

但他越是如此,越是显示出自己的淡泊明志,所以宋哲宗、宋徽宗都对他非常看重。

大概因为这个原因,赵佶继位会,便将他进拜太子太保,封赵郡公,这个殊荣也是很难得的。

钟粟虽然知道,苏颂在原来的历史线上,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亡故的,但他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当索九亲自跑了一趟苏府,证实了消息属实后,钟粟觉得心里一片空空落落。

虽然有回心丹这种东西,但对于已经八十二岁的苏颂,也就是暂时起到了作用。

钟粟也没管大宋到底是怎么个礼仪,果断赶往

苏颂的府上。

“钟侯,家父走的时候很安详,他说感谢你的回心丹,让他多活了一段时间。”

苏熹涕泪交加,说出了当时的情景。

钟粟点了点头,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回心丹毕竟不是灵丹妙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起死回生,这样也许是最好的结果。

在大家看来,亡故的只是大宋的一名前宰辅,或许苏颂算是相对英明一些的,那也不足以引起太大的轰动。

可在钟粟看来,这可是继沈括之后宋朝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相对沈括,苏颂的涉及领域更广,除了自然科学之外,还有医药学方面的成就,史书上的评价是“于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算法、地志、山经、本草、训诂、律吕等学无所不通”。

当然,一代名相的亡故,自然要上报朝廷。

之后的多日中,钟粟每天几乎都是在苏颂的家中度过,他想再陪这位老人最后一程。

朝廷自然也按照惯例会有一些恩赏,还发放一些类似安葬费之类的银钱。

很多情况都跟历史上的记载一样,朝廷赠予苏颂司空头衔,钟粟还知道,往后苏颂还会被追封魏国公。

不过这些钟粟还真不关心,人都

已经不存在了,追封完全就是一种荣誉性的存在,没有了多大的实际意义。

但钟粟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图经本草》《新仪象法要》由朝廷出面,印制成册,然后广发至各个书局。

至于苏颂的诗文,自然也要加紧编纂,然后刊印于世。

这些虽然不算朝廷的定例,但对待一位功在社稷的前宰相,如此而为也不过分,钟粟的建议朝廷当即恩准。

钟粟也不知道这么做会有多大的作用,但他却知道,这些心血之作,在另一个时间线上是失传的。

华夏古代虽然浩浩几千年,但其实运行的模式没有太大的区别,以农为本一直贯彻到了清朝末年。

直到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出现,他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叙述了世界大五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

只是就算这样,华夏还是有不少人墨守成规,没有被彻底警醒。

以农为本已经深入了古代社会的骨髓,华夏这样一条大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