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大宋教书匠>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汴京头条》的影响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汴京头条》的影响力(1 / 2)

钟粟唱完了第一首《团结就是力量》,李师师还傻愣愣地看着自己,铺好的宣纸上空空如也。

“别告诉我你没记录下来。”

钟粟笑着说道。

“妾身的确没记下来,夫君这曲子颇为雄壮,似乎适合行军,但又总觉得和我大宋曲调多有诧异。”

李师师表情复杂,让钟粟白白浪费感情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风格过于独特,她完全被镇住了。

一起跑来的艺术学院的其他人也神情复杂,不知道该作何评价。

“还有两支,还想听吗?”

钟粟笑着问道。

“想,妾身万万没想到夫君在乐舞方面也天赋异禀。”

钟粟笑着,又唱起来第二首歌曲《大宋不会忘记》,这首歌曲风格稍稍深情一些,当他唱到第二段的时候,在场的不少人也轻轻跟唱起来。

当第三首唱起来的术后,大家已经慢慢适应了这种风格,李师师也完全明白了,这三首曲子都是有关大宋军伍的,风格也有所区别。

听音记谱能力本来对艺术学院这些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不过钟粟这三首从后世魔改而来的曲子,对于李师师众人实在有些陌生,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就因为这个,记谱也变得稍难了一些。

小半天时间过去,三首歌曲的谱子全都记录了下来。

虽然至今艺术学院的学生不多,男生尤其少,但钟粟要求必须尽快唱会,然后还要转授给大宋各处的驻军。

不过因为某些歌词有着强烈的暗示意味,所以得等到对西夏全面开打之后再让军士们传唱。

不过,军歌普及这种事情,还是需要给枢密院说一声,不然还是个问题,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这几首歌曲分期刊登在《汴京头条》上,军歌也未必是军队独有的,如若能够在民间有所传唱,同样是个好事情。

当章楶亲自审核了一遍三首歌曲的歌词后,马上赞不绝口,并主动揽下了给赵佶汇报。

当然,为了鼓舞人心,钟粟紧接着又开始筹划一个系列话本故事,故事内容取材于大宋立国以来的经典战例。

其实这样的故事已经编写出了不少,但几乎都是以单篇为主,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将这些单篇融会贯通,形成一部长篇话本。

当然,钟粟还准备搞几个副本,那便是他在后世读过或者听过的《杨家将》《呼家将》之类。

实这些东西在大宋已经有了少量传颂,钟粟计划要做的,便是进行一番系统整理,形成强大的矩阵宣传效果。

钟粟直到现在才做这些事情,也是有原因的。

《汴京头条》一开始就是个草台班子,主要组成人员是落第举子,这些人文字功底扎实,相对来说最大的缺陷其实是缺少历练,所以可塑性也很强。

面对大宋社会超低的录取率,不少人考几次后往往沦为蒙馆先生之类,甚至会更加落魄,但只要愿意留在传媒学院,便可以获得一份不错的薪酬,而且如果连续工作二十年,还会有退休最低保障。

在这样的诱惑之下,有些人当然愿意留下了,东华门唱名对于芸芸学子,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他们当然明白考中的概率有多高。

到了现在,这些坚定留下来的人,已经成长为大宋传媒第一批媒体人。

对于他们来说,大宋人民喜欢什么,大宋民间是怎么样的一种风向,该怎么去引导,虽然不能说了如指掌,但也掌握了不少。

现在,不管从哪些方面衡量,时机已经成熟,大宋自上而下需要一股强大的推力,全国上下必须要有一个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