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沙陀不久,之前撒出去斥候便回来了两队,一支大约四千人的增援骑兵部队距离沙陀不足一日路程,之后还尾随着六千不卒,距离骑兵大概半日路程。
胡世将一听,稍稍松了一口气,这一万人如果同时进退,对付起来会稍微麻烦一些,如果能在六千步卒来之前击败四千骑兵,后面的压力就小了。
他现在心里其实很着急的,为了让自己这一万多人顺利绕开西寿保泰军司,杨乂算是拼上了性命,如果不能带回一
千人头,那就有些对不起杨乂了。
当然还有个问题,此处靠近黄河,显然又多出了一些变数。
想到这里,胡世将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加紧勘察地形。
“胡将军,黄河边发现上百艘木船。”
上百艘木船?胡世将默念一遍,他明白了,原来还以为西夏援军会从黄河北岸而行,现在看来,他们显然是要从此处渡河。
“有多少守军?”
“不足三百。”
胡世将一听,有了主意,原来还想着该怎么伏击,现在好办了,既然他们要从此处渡河,阻击难度显然小了很多,但如果想取得更大的战果,还非得分兵不可。
“拿舆图来。”
胡世将和几名副将立刻模拟了一番。
“此战不管杀敌几何,一定要让西夏步骑无法相顾。”
胡世将强调了种种注意事项。
一个时辰过后,一百多艘木船向北岸出发不久,南岸的接应的三百西夏军已经全部变成了刀下之鬼。
宋军开始在南岸迅速进行布置,“兵半渡而击之”几乎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而弓箭显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东进增援的西夏军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在此处渡河,显然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为了截断后撤的西夏军,北岸则也部署了兵力。
下午时分,西夏军浩浩荡荡渡河而来。
“不要急着
动手,听我号令。”
大宋军士看见西夏军渡河而来,弓箭手已经拈弓搭箭,胡世将又强调了一句。
时间一刻一刻过去,胡世将突然大喝一声:“放箭!”顿时箭如飞蝗,西夏人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
接下来的过程真的很乏味,“兵半渡而击之”的做法百试不爽,后面的一些船只看到势头不妙,便转舵向北岸而去,却没想到早已被宋军占领。
“都给我冲,加速上岸!”
一名西夏将军高呼着。
悍不畏死的西夏人终于将几百人送上了南岸,可迎接他们的是以逸待劳的大宋骑兵。
傍晚时分,战场终于归于平静。
四千西夏骑兵,一半人或者葬身鱼腹,或者死在了登陆后冲锋的路上。
宋军的伤亡也在胡世将的预料之中,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想要扩大战果,那就冒险留下来对付后续的六千西夏步兵。
但如果这么做,杨乂必定会陷入死地。
起初他真有些看不上杨乂,可当杨乂提出要冒险帮他牵制西寿保泰军司的时候,胡世将无比震惊,他万万想不到,眼前这个书生发起疯来比自己还可怕。
继续截击西夏军,杨乂多半会死,会州军主力同样有危险,谁知道西夏人在应理的驻军会不会突然出现。
难题已经摆在眼前,必须立刻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