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大宋教书匠>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鞑靼战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鞑靼战马(2 / 2)

室耶律大石(西辽德宗)退据漠北,后率部西迁,其中就有一部分鞑靼(阻卜)人。

到了13世纪初,这些蒙古突厥游牧民族的不同群体成为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部队的一部分

,其后蒙古人与突厥人互相混杂在一起,因而入侵俄罗斯和匈牙利的蒙古军队,也被欧洲人统称为鞑靼人。

13世纪蒙古人建立金帐汗国而统治了欧洲部份突厥民族及其后裔,受此影响俄国亦将境内操突厥语诸族称为鞑靼人,而女真因为与游牧民族的差异很少被称为鞑靼,只在明清鼎革时期被当时欧洲人短暂的称为鞑靼。

不管怎么说,此时的鞑靼人算不上蒙古人,但却和蒙古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蒙古战马恐怕是世界上最好的战马品种之一。

如此一来,种师道得到的这一批鞑靼战马,显然几乎就是当世地表最强的存在。

军中现在也盛行一种有趣的竞争,那就是越能打的军士对战马的选择拥有优先权,种师道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竞争只要不激化,反倒会产生很强的激励效果。

想想以往的做法,马匹在大宋军中属于非常精贵的存在,所以马匹的分配往往是非常郑重的事情。

至于契丹人骑一匹备两匹甚至更多的情况,在大宋军中基本不存在,即便是加急传递讯息的斥候,有时候也经常出现一匹马跑到死的事情。

死了一匹马,在大宋军中同样不是小事,有些军士甚至会因此而受罚。

如此

一来,骑兵对自己的马匹往往非常看重,甚至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因为马几乎就是他的第二生命。

军中就是军中,舞文弄墨只能是附属,能打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拥有了大量的战马,马术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追求,成为军士争相学习技能。

契丹人是天生的骑兵,他们的马术几乎是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习了,这是大宋军士比不上地方之一。

不过,精湛的骑术固然重要,但大宋军队却有着更大的优势,现在拥有了更加成熟的火器,只要能够熟练地控制马匹,其实就已经可以了。

种师道也知道钟粟的想法,他也在攻打西夏的战争中得到了启发,真正的骑兵,绝对不能用来凑数,一定需要那种非常精悍的。

大规模的战场,骑兵大规模冲锋的场面可能会越来越少,至少对大宋来说,这样做纯属急着去送死。

一开始必定是炮火犁地,等到将地方打得快奔溃的时候,大宋的骑兵才会突然冲出,然后将地方的残余力量一网打尽。

至于攻打城池,那更是各类新式武器的表演,骑兵的作用,主要可能会变成对弃城而逃敌军的衔尾追杀。

所以,除了眼前骑兵的紧张训练,另外一处训练场,则是又一番独特的景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