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想法,如果说有,就是愿我大宋皇帝江山万年。”
钟粟一听,差点笑出声来,这家伙求生欲很强啊,一点儿都没有李乾顺的骨气。
李乾顺虽然也选择了投
降,但那家伙还算有一点儿底线,而眼前这耶律延禧,完全就是一个毫无下限的纨绔公子,其实这样的人更好对付。
“好了,知道你想要什么,说出来吧,朕多半会答应你的。”
耶律延禧看来一眼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又看了一眼在角落里尽可能低着头的李乾顺,知道此时不说也不行了。
“臣愿后半生像李乾顺那样,不知道陛下能否应允?”
耶律延禧说完,一阵哄笑响起,弄得耶律延禧一脸尴尬,李乾顺的头也低的更厉害了。
没想到这都多长时间了,还得接受二度的羞辱。
可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办法,真正说起来,大家都是天涯沦落人而已,反倒应该互相帮衬才对。
不过话虽如此,但李乾顺可不敢替耶律延禧说一句话,他知道自己的命随时捏在大宋皇帝的手里,一不留神便会人头落地。
“康乐公,你听到了吗?耶律延禧想和你一样,你现在也是我大宋臣子,此事你觉得如何?”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李乾顺今天来本来就觉得无比别扭,现在又被赵佶点到,只好硬着头皮走了出来。
“陛下智慧绝伦,一定会做出英明的决断,臣愚钝之至,的确不知该
如何处置。”
李乾顺只好应付了一句,赵佶也猜到他会这么说。
“好了好了,既然耶律延禧提出要和康乐公一样,这个要求还是应该满足的,但两人用同一封号显然不行,应该给个什么呢?”
赵佶说着,扫视着下面的大臣。
张商英此时走了出来,郑重其事地说道:“臣看原契丹之主耶律延禧性情恬淡,不如封为康闲公如何?”
此时张商英已经是朝中第一权臣,说出来的话自然极有分量,赵佶一听,点了点头。
“也罢,张相之议甚合朕心,康闲公就康闲公吧。”赵佶说着,又向耶律延禧问道:“这康闲公你以为如何?”
“甚好甚好,如此甚好,臣以为比那康乐公要好很多。”
耶律延禧说完,满朝大臣再次哈哈大笑,他居然那自己的名号和李乾顺的比,这差不多就是现实版的五十步笑百步。
至于李乾顺,此时心里已经将耶律延禧的祖宗十八代和家中的女性问候了个遍,怎么老是把自己扯上,这么说有意思吗?
事已至此,对于耶律延禧最后的归宿就算是确定了,这也是大多数人猜都能猜到的结果。
只是,谁也没想到,大殿之上会出现这么多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