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凿,老道也相信你不会故意编假话来哄骗老道。可不经试验,就直接用于人的身上,这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
楚元知道这是老道士出于医者的职业道德,才说出这样的话,无可厚非,于是点点头:“孙道长说的是,是小子莽撞了。那我们不如这样,一方面将这件事告知陛下,另一方面用最快的速度赶往岐州。一边救治,一边开始试验。您看如何?”
“正当如此,还请楚驸马见谅。”
“不不不,我能理解您的想法,这是人之常情,理当如此。”
于是,楚元当即找来了行军书记,命其草拟奏章,将牛痘一事用最快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亲手交到李世民的手上在口述奏章的时候,他耍了个小心眼,暗示这是孙思邈所想出来的办法,自己只是在一旁协助而已。
孙思邈自然听了出来这个意思,只是略有不满的看了他一眼,就不再吭声了。
天色已晚,长安十二个城门早就已经关闭,除非有天大的事情,不然是绝对不会开的。
守城的士兵正躲在避风处,一边闲聊一边苦捱这难过的夜晚。
忽然一声清脆的铃声从远处传来,随即就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守城士兵探出脑袋往城下一看,隐约就见到了一名骑士,身上背着一个包袱,包袱上还插着一根
红色的翎羽。
士兵瞬时瞪大了眼睛,连忙喊道:“鸿翎急报,速速打开城门。”
包袱上插着红色翎羽,那就意味着这是级别最高,任何人不得以用任何借口阻拦延误的鸿翎信使。
这种鸿翎信使真的就是撞死人白撞,甚至回过头还要追究死人的责任。
城门很快就被打开了,那鸿翎信使连看都不看一眼,就催促马匹,从这些士兵身边疾驰而过。
抵达宫门处的时候,守门的将军验看了鸿翎信使的腰牌后,当即放行。
而此时李世民正要休息,就听到内侍慌慌张张的跑来:“陛下,鸿翎急报。是皇城司主簿,楚大人所发来的。”
才出去一天,就发生了什么大事了?
不过李世民也知道,楚元虽然性子顽劣,可也不至于用这种事情开玩笑要知道,乱发鸿翎急报那可是要砍头的。
万一弄出了烽火戏诸侯的笑话来,那可就流传千古了。
虽然只是几十里路,可这鸿翎信使还是被累的几乎走不了路,是被内侍一路搀扶过来的。
李世民接过了鸿翎急报,然后命内侍带信使下去休息,验看了一下封口的火漆没有损坏,这才拆开了奏章,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