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震撼,考虑了许久之后才缓缓摇头。
“关中的土地没有了,那些永业田还怎么分的下去?如果没有了这些丁田,那我大唐引以为傲的均田制和府兵制也将不攻自破。”
李世民顺着楚元所想的方向思考下去,感觉他说的居然没有一件事是故意的耸人听闻,甚至在几年十几年的时间内就有可能发生。
“所以,臣建议将阿史那贺鲁部内迁至岭南,就是为了吹响开发岭南的号角。也请陛下体谅臣的一番苦心,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岭南的开发上面。”
“这对于大唐,可是千秋万代的大工程啊。”
过了许久,李世民一言不发,殿室内只有香炉的一缕轻烟升起。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请受朕一拜。”
说着,李世民站起身,就在晋阳惊骇的目光中,冲着楚元深深的鞠了一躬。
“陛下能如此纳谏言,臣深感荣幸。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算臣有再多的想法,如果遇不到一位明君,也是没有
用武之地。”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话说的好。”
李世民听了这话,也不禁拍案叫绝。
那一天,楚元和李世民谈了很久,一直谈到了深夜都没有停止。
直到第二天,文武百官们在上朝的时候,惊奇的发现他们的陛下居然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至于哪里不一样,他们也有些说不出来,只是感觉李世民的精神面貌都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朝会上,李世民宣布了几件事情。
第一,将岭南地区原本对那些土王土司所实施的羁縻政策,改为了改土归流政策。
以往的羁縻政策就是那些地方还是归这些土王土司管,只不过头上挂一个大唐的官衔,表示名义上的服从;
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唐的官服花费较少,也不用对地方治理多操什么心,可坏处就是……根本没什么用,最多是面子上好看一点而已。
而经过了楚元那些现代思想洗脑的李世民,已经意识到了这种羁縻政策的弊端,于是决心改变了。
当然了,要改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的,也要循序渐进才可以,不然的话那些土王土司造起反来,也是毫不犹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