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金蛛网盾”,以内力化出蛛网一般的护盾,挡下风山岚的穿刺。
两人相互拆招,或攻或防,如此,十招,已经过了。
宋帝王、泰山王已经来到鬼差发现的洞穴内,他们二人点着火把,查看着洞内光景。
“嗯?宋帝王,你看这是什么,是骷髅吗?”泰山王将火把一举,他似乎有了什么发现。
宋帝王宋平声凑上前仔细一看:这确实是一副人骨,保存得可真够完整的。骷髅的旁边,还有一封已经被打开的书信,信似乎被什么人看过,但没有被拿走。
宋帝王宋平声捡起信件,念了起来:
“吾,关霜,生于雪山之内,而今死于天山,葬于冰雪之间,死得其所,幸甚歌之。
“终其一生,问心无愧。八尺男儿,峣峣于天地之间。
“时年五十有九,于天山之内,领悟寒冰真气第九重神功。
“可叹难逃生老病死,弥留之际,将吾所悟《寒冰真气·第九卷》,置于此洞之中,待有缘人、有心人发掘。
雪山门关霜十一月二十九日亲笔”
读毕,宋帝王宋平声恍然大悟,说:“这似乎是雪山门祖师关霜的遗信。”
“雪山门祖师?那是何人?”泰山王不曾听说过此人。
宋帝王宋平声倒是听说过不少此人的事迹,便说:“关霜是雪山门的创始人,虽说是创始人,但在当时,雪山门都是他弟弟关寒打理的。关霜是个武痴,醉心于武学,也正因如此,性格乖张,谁耽误他练武他就跟谁翻脸,故他跟身边的人都合不来。不过,雪山门发展到今天,门内所传的武功,都是他创的。”
“听起来也是个大人物,”泰山王听到这些,不禁心生疑问,“那他为何会死在这鸟不拉屎的天山?”
宋帝王宋平声又说:“泰山王,你有所不知,关霜五十九岁那年,在天山上大彻大悟,自创‘寒冰真气’第九重。他的弟弟关寒等人,命他交出内功心法,可他认为自己练功辛苦,不愿将心法留给后人乘凉,于是就与家里人发生矛盾。从此,他也不再回雪山门,更不回家,据说是隐居于天山之内,将‘寒冰真气’的第九重,带进了棺材里。
”
而现在看来,原来关霜是把“寒冰真气”第九重的秘籍留在这里,等待后世的有缘之人发现。
泰山王恍然大悟:“虽然外界都在传‘寒冰真气’第九层失传,可是我们方才通过这封书信得知,他将《寒冰真气·第九卷》留在这个洞里……那么,不如我们找找看?”
宋帝王宋平声说:“是该找找,不过,我们恐怕不能抱太大的期望。”
“为何?”泰山王不懂。
“我们发现这封信的时候,信件已经被拆开了。说明有人先我们一步来过这里,兴许秘籍,早已被那人带走。”宋帝王宋平声解释道。
“唉!既然如此,我们也只好碰碰运气了!希望那人,没有将东西拿走。”泰山王惋惜道。
忘思铃与风山岚之间的战斗,已经到十招开外。忘思铃又急又恼:她一心欲在十招内定出胜负,连出强招,哪知这风山岚也不全然是酒囊饭袋,竟支撑到现在!
而与忘思铃对战的风山岚此时有些懵:忘思铃这是什么打法,上来便丢大招?如果这些招数能经过蓄力,那威力必定能更上一层楼。那她忘思铃,为何要故意折损这些绝艺?
忘思铃本可将五毒教的武功,发挥得更好,却因急于求成,而欲速不达。习武和做人一样,有时缺的不是莽劲儿,而是静心。
忘思铃又用“木蟾杖”,以手中笛连发,连点风山岚之身上各处大穴,短笛快得如同蟾蜍吐舌,凭着常人的目光,已是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