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君又道:“总将领,属下想启用一个人。”
唐天朔问:“谁?”
“冯翔。”常念君说。
唐天朔自然是大感意外:“就是那个,曾经和易今经一起算计你的冯翔?”
“正是。”常念君回道。
易今经、冯翔二人虽在此前图谋不轨,算计同僚,但毕竟还未对常念君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就已经落网。在此之前,他们二人也有不小的战功,加上易今经在军中又是德高望重,故唐天朔没有动用过重的刑罚,只是削去他们的主将之位,贬为兵卒,让他们在军中做些杂活。
易今经和冯翔虽同为天涯沦落人,但冯翔现在已经不想再搭理易今经,刻意与易今经保持着距离。
在其他兵员的眼中,他们二人的身影,尤其落寞。
唐天朔觉得不妥:“你觉得,冯翔这样的人,还靠得住吗?”
“总好过易今经。”常念君说。
“哦?何以见得?”唐天朔甚是疑惑。
“易今经被革职之后,仍然勤恳有加,除了做杂活,还会整日读兵书、看军演,我觉得他很是可怕。”常念君分析道。
听过这话,唐天朔不明白了:“可怕?他被革职以后,依然上进,这不是好事吗?”
常念君摇头:“他现在已经不是将军,只是个杂役般的兵员。试问他这么关心军事,会是为何?”
唐天朔有些懂了:“你是说,他一直在筹备东山再起?”
“不错。”常念君回答。
“那冯翔呢?他又如何?”唐天朔问。
常念君说:“冯翔就正常许多。除去做杂活儿,就缩在床上睡觉。偶尔和别人聊几句,都是牢骚和抱怨。”
“看来他是真的心灰意冷了。”唐天朔说。
“是的,这才是一个人正常的反应。”常念君说。
“对了,你又为何对他们二人的表现了如指掌?”唐天朔忍不住问道。
常念君笑笑:“他们二人曾经想要对付我,虽未成功,但谨慎起见,我总得防他们一手,所以特地暗中了解了他们的动向。”
“嗯,谨慎仔细,不愧是你。”唐天朔赞赏道。
常念君又说:“其实,易今经和冯翔的事,于我而言也并非没有一丝好处。若非他们二人,我可能还不至于察觉到,自己锋芒太露,容易招致他人的记恨与算计。”
“嗐!他们这帮庸人,就是喜欢嫉贤妒能!”唐天朔说。
三殿宋帝王宋平声被鬼王调来银龙口,七殿泰山王和诸多鬼差正等在阎罗殿之外,似乎很是欢迎宋帝王。泰山王自认愚钝,故他对智囊一样的人物,很是尊重。
“泰山王,好久不见!以后还请多多指教。”见泰山王如此阵仗,三殿宋帝王宋平声总得回应出几分谢意与热情。
“宋帝王说笑了,该是宋帝王多多指教我这个榆木疙瘩才是。来,我们进殿聊吧。”泰山王说道。
寒暄过后,两人便聊起银龙口现在的形势。
阎
罗府、天妖宫两方势力的地盘,于银龙口接壤。两方久有积怨,想和平共处根本是不可能,因此,银龙口的关隘之外,盘踞着天妖宫不少妖兵,时刻对阎罗府是虎视眈眈。
“那,城外的天妖宫兵力,大约有多少人?”三殿宋帝王宋平声问道。
泰山王答不出。场面似乎有点尴尬。
三殿宋帝王宋平声忙说:“如果现在还没有数据,那我日后再作统计便是。”
久闻泰山王智慧不高,三殿宋帝王宋平声便放弃继续询问,以免再揭出泰山王的短板,于是三殿宋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