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哪里,先生里边请!”说完,老道士将这白发老者请到后院。
虽是午后,但在这深山之中,却不感丝
毫燥热,蝉鸣鸟叫之声不绝于耳,吵闹声中透着静雅。
老道士一边煮茶,一边与这位看起来比自己还要年长的老者闲聊起来。
“这茶,是贫道自己在山上采来,自己炒制的,先生别嫌弃。
“道长这是哪里话,冒昧叨扰,本就已经过意不去了,岂有嫌弃之理?”
“哈哈……”老道士捋了捋胡须,将煮好的茶水给老者倒了一杯,问道:“不知先生是何方人士?”
“居无定所,在外漂泊大半年了!”老人笑着端起茶杯,茶汤色浓,入口微苦,入喉圆润,留有回甘。
“好茶!”老人认真点评,随后问道:“我这些年也走过不少地方,却从未见过道观,这莫非是传言中的道宗传承?”
老道士闻言,眉毛一凝,眼神中露出惊诧之色,问道:“先生知道道宗?”
老人笑着回应道:“多年前,曾在蜀山看到过关于道宗的一些记载,若不是见到道长手中拂尘,以及这三清神像,我也不敢确定!”
见对方竟然一眼道出了三清神像,老道眼神之中的震惊之色更浓了几分,又问:“我看先生并非修士,竟能一眼认出我道宗祖师,由此可见,先生
真是博学之人!”
“道长过誉了,我谈不上博学,不过是恰巧看到而已!”
老人指了指这道观,又问道:“这三清宫,就你师徒二人?”
老道士轻叹了一口气,说道:“说来惭愧,三清宫历来人丁单薄,已经一脉单传好几代了,我那弟子,也是十多年前从老朽从江边捡回来的!”
“他能否继承衣钵,使道宗传承不灭,老朽已经不奢望了,或许冥冥之中自幼定数!”
听到这里,老人似乎深有感触,长叹了一口气,也没接话。
在此后的交谈中,老道士讲述了道宗的起源与传承,那老人听得十分入神,不知不觉间,竟然已是日落西山。
老人起身正欲告辞,那老道士却拉住了他。
就在那老道士接触到老人的手腕之时,眉头顿时一蹙,不过很快便恢复了常色。
“先生,这天色已晚,不如就留下来住上一宿?”
“这道门清净之地,我凡俗之辈,不便打扰!”
“嗨!先生言重了,道门从不是迂腐之辈,更何况,你我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这里有不少空房间,先生若是不嫌弃,随便住多久都行!”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