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瞧着一式两份的婚书写好,由王媒婆装在盒子里郑重的交给霜降和崔如松,她忍不住红了眼圈儿。她既盼着女儿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又舍不得女儿出嫁。她这辈子就只有这两个女孩儿,哪一个都舍不得,可她又怎么能强留女儿在家呢?所以尽管再不舍,她也早早地按着规矩给孩子们寻摸亲事,希望女儿们能够嫁人之后能够过得好。
沈二郎瞧着妻子心里不舍,虚虚拉住妻子的手,一句话也没有说。
这头留了婚书,聘礼抬进沈家院子,这亲就算是定了,从此以后,霜降就正式与崔如松成为未婚夫妻。
今日男方家里是要在沈家吃饭的。苏氏早几天就吩咐了下去。六郎自告奋勇的来给二伯母帮忙,故而也就没请厨子。
沈家厅堂不小,足足可以摆上四席,剩下的几席也就摆到外头去了。
当然,霜降她们姊妹自然是摆在霜降房里。
按照亲疏远近。主桌当然是沈二郎兄弟三个和崔守仁兄弟,以及崔如松兄弟。
次席则是苏氏张氏等女眷。
崔家叔婆则是安排到了外面的席面去。
苏氏是个聪明的妇人,她瞧着亲家公态度就知道,这并不是很亲近的亲戚,于是她就非常痛快的把自家女婿和媳妇以及自己的娘家人安排在了屋里的席面。
两位崔家叔婆倒没说甚,本就是来沾光混个脸熟的,但崔如林崔如柳,崔如虎崔如豹兄弟却有些不满。
"不过是一个商户女罢了,有几个臭钱就不得了了,我们可是崔家的,竟把我们安排到外头来。"说话的是年纪最小的崔如豹。
"豹弟噤声。这到底不是在咱们家里。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还不知道崔如松的脾气?叫他听了可不好。"最大的崔如林当然也不高兴,但崔如松从小就是个孤拐脾气,要是惹着他,他就能立时跟你干一架。最主要的是,他又很能打,他们四个加起来也打不过他一个。更何况他如今是九品千夫长,他们不过是一群没品级的伍长什长,还想靠着他沾点光,哪儿还敢跟他对着干?
他显然就很喜欢这个小娘子,说这些埋怨的话给他听见了,难保不找他们麻烦。
崔如豹也不过就是酸一酸。他的娘子也不过就是个农女出身,比起崔如松这位商户娘子,真是拍马也赶不上。这位沈三娘,长得又貌美,娘家有钱,哥哥们又出息,自己更是有一手绣技。他就是做梦都想讨个娘家得力的貌美的娘子。
偏偏他家又没落了,爹爹不如三堂叔有本事,自己更不如崔如松有本事。娶的娘子也不过是个差不多而已。
崔如松早年死了娘,他们还笑崔如松呢,爹出息有个甚用?没了娘,在后娘手里过日子,哪里能有他的好果子吃!哪里知道崔如松自己个儿就很厉害,十二岁就做了百夫长,十六岁就做了千夫长。如今瞧着,怕是能在三十岁之前就做上七品校尉的位子。
他们也不得不忍气吞声的来捧他的臭脚。
崔家其实祖上没有甚大仇,崔老太爷那一辈因为老人跟的老大,也就是崔如松的爷爷,自然是长子家产多,那时崔家两位叔公就有些不满,可他们到底没奉养老人,也就没话说。
真正两家不怎么来往的,是在崔守仁这一辈。崔守仁虽然说是长子长孙,但在这一辈堂兄弟里头行三。他进军营时候,两个哥哥已经做到什长了,崔如松的爷爷因为打仗瘸了腿,已经退下来了,亲自去跟两个侄子说话,叫两个侄子关照关照弟弟。两个堂伯当时答应的好,收了礼却全然不管崔守仁,也是他自己争气,后头他做到了千夫长位子上头,崔家两个堂伯还只是百夫长。崔守仁心里也厌恶他们,自从老太爷去了之后除去每年过年去一回,再不来往,那头也不怎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