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纷纷跪地,“陛下圣明。”
慕容轩起身,“今日暂且到此,众爱卿退下吧。”
大臣们行礼后退出议政殿。
慕容轩转头看向林晓,“晓儿,今日之讨论,你觉得如何?”
林晓微笑着说:“陛下,大臣们皆为国家着想,提出了不少良策。但实施起来,还需谨慎行事,权衡利弊。”
慕容轩握住林晓的手,“晓儿,有你在朕身边,朕心里踏实许多。”
林晓说道:“陛下,臣妾定当全力辅佐陛下,让国家繁荣昌盛。”
接下来的日子里,慕容轩和林晓不断深入探讨大臣们提出的建议,权衡各种方案的优劣。
在一次私下的交谈中,慕容轩说道:“晓儿,朕觉得加强边疆防御和发展经济可以同时进行。”
林晓点头道:“陛下,臣妾也这样认为。但在资源分配上,还需合理安排,以免顾此失彼。”
慕容轩皱起眉头,“是啊,这确实是个难题。”
林晓想了想,“陛下,或许可以先集中力量解决较为紧迫的问题,比如边疆防御,确保国家安全,再逐步发展经济。”
慕容轩眼睛一亮,“晓儿此计甚妙。那对于教育改革,你有何具体想法?”
林晓说道:“陛下,臣妾认为除了增设学堂和制定教材,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慕容轩赞同道:“不错,教师乃教育之关键。
又一日,慕容轩与林晓在御花园散步。
慕容轩感叹道:“晓儿,这治国之事真是千头万绪,稍有不慎,便会影响百姓生计。”
林晓安慰道:“陛下莫忧,只要我们秉持为百姓谋福祉之心,定能找到妥善之策。”
慕容轩停下脚步,看着林晓,“晓儿,朕有时真担心自己决策有误。”
林晓微笑着说:“陛下,您一直勤政爱民,所做决策皆以国家为重,即便有小错,及时纠正便是。”
慕容轩握住林晓的手,“还是晓儿懂朕。”
回到寝宫,慕容轩与林晓继续讨论国事。
慕容轩说道:“朕觉得那水利建设之事不能再拖,得尽快安排下去。”
林晓回应:“陛下,此事可交由工部负责,务必监督好工程质量。”
慕容轩点头,“嗯,朕会吩咐下去。还有那结盟之事,不知使者派出后情况如何?”
林晓说道:“陛下,想必不久便会有消息传来,我们先做好准备。”
慕容轩微微叹气,“希望一切顺利,若能成功结盟,边疆可保一时安宁。”
林晓安慰道:“陛下宽心,即便结盟不成,我们也有应对之策。”
数日后,使者归来。
慕容轩急忙召见,“情况如何?”
使者跪地回禀:“陛下,有两国愿意结盟,还有一国尚在犹豫。”
慕容轩皱眉,“为何犹豫?”
使者道:“那国担心我们实力不足,无法共同抵御外敌。”
慕容轩看向林晓,“晓儿,你看此事如何?”
林晓思索片刻,“陛下,可让使者再次前往,向其展示我们的军事准备和决心。”
慕容轩点头,“好,就依你所言。”
使者再次出发,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成功说服那国结盟。
慕容轩大喜,“甚好甚好!这下边疆可保无忧。”
林晓说道:“陛下,不可掉以轻心,仍需加强防备。”
慕容轩说道:“晓儿放心,朕明白。”
随着各项国策的逐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