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洗澡,这场东拉西扯的谈话会才散。
俞月弯下腰,很快将箱子封好放回原处,赵小芒也在这时按开吹风机开关,轰鸣声传出,顿时充斥了整间寝室。
俞月坐在桌前随意翻动了几页理综笔记。
线圈本上密密麻麻都是自己一笔一划总结出的重点和易错点,那些红黑的字迹映在眼底,一瞬间将她拉回了高中时代。
在大多数人都认为高三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往事时,俞月却十分宝贵那段独处的回忆。
那段能在学校待十多个小时只用学习的时光,是她思维最专注的时候。
不需要被迫开着书房门听苏丽发泄情绪,也不需要因为俞先珉可能会回家而随时处于standby状态。
也只有在学校里,她才能真切感受到自己灵魂的重量。
俞月现在还记得,自己是怎么赶在高三冲刺的最后阶段前整理出这些笔记的。
那时老师组织了一带一帮扶小组,让班级排名前十的学生帮扶倒数十名的学生,而她从高三第一次摸底考开始就是第一名,这差事便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她的头上。
不过虽说是帮扶,其实也只是让前十的学生抽空帮忙解答一下题目而已,假如那几位被帮扶对象有问题的话。
只是这个提议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反对。
毕竟当时联考刚过,超高难度的题目让每个人都不敢松开绷紧的弦,也根本没心思去解答别人的疑问。
几次反馈过后,老师找上了俞月,希望她能帮忙分担一些小组重担。
于是并不准备参加高考的她,想也没想地就答应了下来。
之后她一边准备着申请国外大学的材料,一边给别人讲题、整理着各科笔记,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了她的offer陆续发放下来。
不久后,迎来二模,在随后的月假里她完成了各科笔记的整理。
就在她拿着笔记本准备去约好的咖啡厅讲题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拦住了她的脚步。
电话里,阿姨说她妈妈生了。
生了个小弟弟。
苏丽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怀孕,她是知道的。
她曾无意见过苏丽薄薄的肚皮上无数个因打促排针而扎出的针眼,也闻过光闻味道就知道味道会极苦的中药。
好在最后生产顺利,俞月也终于能为她松口气,但心里却始终说不上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一个月后,三模结束,崇川市也正式进入了初夏。
听说俞月要去的国家和学校后,帮扶小组的女生给她送来了几本地理杂志,和一些剪切下来的小图片。
上面绘着绵延的金色沙滩,湛蓝的海水,还有棕榈树林。
俞月说不上为什么最后会更倾向这里,大概是气候适宜,且有着一片绝美的海域。
毕竟生长在内陆地区的小孩,总会对海有一定的向往。
只是俞月没想到,她的向往就在那个夏天戛然而止了。
小弟弟在满月体检时有几项没有达到正常指标,在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了脑瘫。
拿到结果的那一刻,苏丽就晕了过去。
俞先珉叫来家庭医生,就拿起文件坐车去了另一个城市出差,没再看他们母子一眼。
第二天,苏丽醒过来,先是歇斯底里地发了一场疯。
而后,才拖着脆弱不堪的身体求俞月留在国内读书。
俞月当然没有拒绝的权利。
学校老师知道这件事后,特地来了她家一趟送还笔记本,还带来了几套押题卷。
虽然知道她的实力高考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