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乔思觉得九十年代是个很神奇的年代,一边是很多人抓住机会实现了鲤鱼跃龙门,一边是许多工人下岗家庭破碎。
有的厂存活了下来,有的厂永远消失了。
现在这个服装厂就在寻求突破,沈乔思上门寻求合作的时候,厂里的负责人并没有立刻拒绝。
两个人就合作的问题进行讨论,当听到沈乔思的成本打算先批发一批货去尝试一下,负责人的脸色就有些为难了。
“我们厂最近确实有这方面的意向,但是这个事也不是能随便定下来的,对于合作的人选也是要经过多方位的考核。”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服装厂虽然和私人合作了,但是对合作者也是有要求的,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和他们合作的。
委婉的拒绝沈乔思听懂了,但是她还是想争取一下,毕竟考虑到后期的销售,私人小作坊的生产效率不一定跟得上。
但是负责人的态度很坚决,如果一次性进的货物太少,只能按照他们对外出售的零售价购买,这样就没有价格优势了。
最后她们只能放弃和工厂的合作,开始寻找靠谱的私人作坊。
这里私人作坊也不少,有不少工人还是从服装厂出来的,一些布料的花纹也能看出服装厂的风格。
也许是因为来这里进货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经常有人打探消息,所以沈乔思没一会就搞清楚了这个地方的大小势力。
这里最大的头头是个叫东哥的家伙,他搞了个作坊,请的全是服装厂里出来的工人,做衣服效率又高质量又好。
稍微差一点的就是西边的一家私人裁缝铺,价格便宜衣服样式也都很好看,还可以私人定制,唯一的问题就是裁缝铺就两个人,做衣服速度有点慢。
还有个刘哥家的铺子,他家的衣服质量一般样式也很普通,胜在便宜,所以也有不少人喜欢去他那进货。
除了这三家,其他都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也就是混口饭吃。
有些不规矩的小铺子经常会欺骗外地人,有些没势力的外地人也不敢闹大,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告诉她们这些的小哥还好心提醒她们,“走路上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你们的钱,咱们这扒手专盯外地人偷。”
“小哥,那小偷怎么分的出谁是外地的谁是本地的?”沈乔思有一件事,她看自己和这的人也没什么区别。
“咱们这地小,本地人互相都认识。”小哥说这话的声音压低了一些。
沈乔思顿时觉得有点意思,大家都互相认识,那是不是也认识小偷呢?
小哥没有在多说什么了,转头忙起了自己的生意。
听了这么多消息,沈乔思也不急着要把这事敲定下来了,她决定在这里待几天,在这个县城逛一逛,把刚刚听到的三家都去看看再决定。
今天已经有点晚了,她这个时候去找人家谈合作也不太合适,只能先找一个地方住下来,明天再看。
县城里的招待所建的还挺好的,房间里两张床的床单被套看着都挺新的,一个晚上两块钱有热水。
晚上临睡前沈乔思问起了万方言的打算,“你明天是和我一起,还是有别的事?”
当时讨论进货的事的时候,沈乔思本打算自己一个人过来试试,万方言担心她身体吃不消,所以跟了过来。
但是沈乔思觉得,万方言应该是有自己的任务要做的。
“明天我没什么事和你一起吧,不过我们走之前我可能要去南城那一趟。”
“行,正好火车上遇到的刘莹莹她们在南城大学,到时候你去办事,我去看看她们,然后再一起回去。”
就这么干脆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