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哥哥、琏儿哥哥哈哈!”
刘心言无奈地翻了个白眼,杜非这才收声,“我就是那什么,一高兴就乱伸手了。咱俩虽然才认识两天,但我真觉得你特面善,特亲近。”
杜非知道她没真生气,又笑了:“那天一上车看见你我就特别想跟你聊天,火车上多没意思,交个朋友打个扑克什么的不是挺好的?但你那时候表情特冷漠,眼神还可怜兮兮的,好像下一秒就掉眼泪了,让我不敢招惹你。现在真认识了,就觉得你特别鲜活,特别,真。”
刘心言抿嘴轻笑了一瞬,仿佛在说今天天气不错一般,轻描淡写道:“我妈妈刚去世,我是送她回来安葬的。”
“!!!”
“我,我,你,你……那你爸呢?”杜非惊了,磕巴了老半天。
“我爸呀,”刘心言被他的表情逗笑了,却不想坦白自己父母双亡,一方面是不想被可怜,另一方面又下意识警惕起来。所以转换了话题,“都过去啦。说以后的事呢,我想试试应聘那些高档服装店做销售,但看看西单这边,好像还是王府井更好一点,是不是?”
杜非眨巴了半天眼睛,顺着她的话说,半天才顺过劲儿来:“王府井啊,是的,那边儿老外多,有钱的也多,雷蒙、造寸、蓝天、女子百货都是高档服装店。哎不对,但那些都是国营公司,除非你有熟人能进去。不然还是西单这边儿私营店多,机会多。高档的也有。”
刘心言还真没想到这个问题,她皱眉思考利弊和可行性,连面都吃得干巴巴的。
杜非还是有点为她心酸,看她这么认真地烦恼,就提高语调调节气氛:“你昨天刚来,不用着急也不用想这么多呀,大不了两个地方都试试呗。反正你还年轻,有的是试错机会。哎,你有二十吗?”
“快十九了。”
杜非哇了一声,“你还真是信念坚定,思想成熟的新青年。我十九的时候啥都不懂,光顾着在大学里打球,跑后海溜冰呢。”
刘心言也还有点儿惊讶:“你还上过大学哪?”
“嘿,”杜非怪叫,“哥哥怎么还不像个大学生吗?我上学时就先摆摊儿后开店,到现在离毕业才一年!你知道京城里干个体的有多少是大学生吗?甚至还有教授、厂长、工程师呢。”
“……”
刘心言倒真忘了这茬了。梦里有句流传很广很久的话是“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就是说的这个时代,人人都看不上体制内的仨瓜俩枣,纷纷下海追逐金钱。
“我就不问你怎么不上大学了,反正做生意暂时用不到,抓紧时代脉搏赶快赚钱才是重点。小丫头你是走对路了。”杜非得意洋洋。
这话经历过梦中经济快速发展的刘心言不能苟同。
抓住机会赚钱只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大学虽然不能和工作百分百契合,但它能帮人优化思维方式确立目标,更好的跟上时代脚步。她很后悔以前没有好好学习高考落榜,只能像梦里一样找机会学习。
杜非的想法在这年代很普遍,是社会经济突然转变而思想教育却没跟上造成的空心化。等以后成熟了,社会发展了,他一定不会再说自己读的大学没有用。
杜非真是古道热肠的代表,刘心言打听完市场后正想说拜拜,杜非就说认识一哥们儿在西单开精品店的,先带她去试试应聘去。
送上来的机会怎么能不抓住呢?自然是大大方方地接受好意,诚诚恳恳地心存感激,以后再想办法回报了。
杜非却说:“这不是举手之劳嘛,谁让我看你这小丫头顺眼。我既然有认识的人,你又正好需要,就跟帮忙指个路、提个包儿似的,都是顺手的事儿。再说人家也不一定会收你,先去看看情况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