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哀家是真的没有想到,曾经那个遇到事只会哭鼻子的小人儿,居然能讲出那样的话,徽儿快十一了吧?”长乐宫。寝殿。孙黎倚着软垫,放下手中的密报,她的脸上露出怅然之色,楚徽在宗正寺的表现,还有去中书省的事,对孙黎的感触挺大。这段时日发生的种种,孙黎是密切关注的。尽管对她那位孙儿,孙黎是放心的。但孙黎还是在关注。除了想知道楚凌如何应对外,还有就是一旦有不可控之事发生,她好第一时间进行干预,以为楚凌保驾护航。可楚凌这一系列手段,有些是超出孙黎预料的。如楚徽接替刘谌,成为了大宗正。“过了冬,八殿下就十二了。”梁璜低垂着脑袋,轻声回道。“都快十二了。”孙黎先是一愣,随即轻叹道:“是啊,徽儿只比凌儿小一岁,哀家这个皇祖母,做的不好啊。”在皇家,不止亲情是奢侈的,就连关怀也一样。“你觉得逆藩一案,叫徽儿去主审,能办好吗?”感慨之余,孙黎看向梁璜道:“毕竟这件事,关注的人太多了,他还那么小,万一要没有办好,只怕有些人定然不会放过这机会的。”“这件事,奴婢也说不好。”梁璜如实道:“但奴婢却知一点,陛下既然让八殿下去宗正寺,还让八殿下管如此重要的事,奴婢觉得陛下是有想法的。”在长乐宫待了这些年,自家主子脾性怎样,梁璜他如何会不知。别看在适才,自家主子夸赞了八殿下,但对八殿下的能力,这心底还是有顾虑的。即便今下的朝野,看似是消停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不过是处在一个局下,多方瞧出有新的变化,而这个变化,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所以暂时选择观望罢了。而导致这个局的根,自始至终就没有变过。如果这个局是一处风暴的话,那逆藩一案就是风眼所在,这前后发生的一切,都是受此影响而出现的。在逆藩一案上,只要主动权没有被天子牢牢掌着,那么先前发生的一切,都有可能会被推翻的。如韩青接任北军大将军。如天子册封的徽号。如在御前的宗卫。如……“你说的对。”孙黎沉默许久,才幽幽道:“如此要紧的时刻,皇帝是不会为了一个人,就将风险全都揽下。”“徽儿去中书省,找徐黜的目的,他是达到了,但关注此事,想算计此事的,可不止徐黜一人。”“接下来就看他怎样做了,还有就是在这虞宫,在这虞都会出现些什么事,会配合他去推动大局。”从得知楚徽执掌宗人府,孙黎就知道她那位孙儿,除了想以此破局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那就是宗藩!!别看过去的动荡结束了,但这并不代表此事就结束了,导致大虞经历这场动荡的根,就是因宗藩而起的。如果孙黎没有猜错的话,她这个孙儿今后肯定要削藩,但这个削藩,跟她另一位孙儿在世时,想进行的削藩,只怕是不一样的。尽管孙黎没有瞧出,眼下这位孙儿之后会怎样做。但她却明白一点,在过去,算得上摆设的宗正寺,会从正统一朝开始,将掌握着不小的权柄。“主子,其实已经有一些事出现了。”梁璜想了想,便开口道:“在八殿下去宗正寺,陛下知晓八殿下的表现后,就命李忠去给成、平两位国公传口谕。”“被羽林逮捕的那些人,有一些只怕是招了,因为陛下的口谕传达后,禁军与北军就抽调些人手出动了。”“而在八殿下去中书省时,禁军、北军出动的人手,就抵达外城诸坊逮捕一些人,此事闹得动静还不小。”这是在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