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如何应对呢。”
侯国明觉得首都汽车制造厂这边一旦等到新款bj212量产,肯定会有一些新想法。
特别是知道江辉帮首都工业学院在搞悍马项目,那就更加要搞点新项目让江辉去发挥了。
“厂里面就算是有这个想法,估计短期内也没有那个产能了。”
“等到新款bj212上市热销之后,估计今后一两年厂里面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忙着各种扩产。”
江辉对新款bj212绝对是非常有信心的。
就现在那点产能,到时候完全不够看。
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各行各业都会迎来飞速的发展,对于汽车的需求就会更加夸张了。
到时候现有的生产线缝缝补补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最终肯定还是要考虑修建新工厂。
首都汽车制造厂的厂区面积倒是够大,扩产的空间是有的。
但是对于这个年代的工厂来说,缺的不是土地,土地根本就不值钱,哪怕是真的缺了,也能轻松的找到一大块地理位置很好的地块。
最麻烦的是设备的导入,特别是一旦涉及到进口设备,那就牵扯到外汇的使用,麻烦程度可就不是一点点了。
“这倒也是,新款bj212的发展如果真的非常的好的话,那么厂里面还真是不一定愿意去搞新项目,好好的把新款bj212搞好就行。”
侯国民稍微想了想,就知道江辉说的很有道理。
别看首都汽车制造厂已经开展了扩权改革,但也不会很激进的上马一堆的项目。
特别是有选择的情况下,大家更加不愿意去冒很大的风险。
一款新产品是不是能够成功,还是充满许多不确定性的。
当年首都汽车制造厂也是打造过阅兵用的轿车,最终跟一汽那边竞争失败,早期的投入算是全部打了水漂。
虽然损失都是厂里的,但是肯定也会影响厂领导的升迁啊。
一个新款bj212已经足够让郑海明和陈奇等人升职,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
“所以你们两个还是要把新款bj212的各种技术资料吃透,将来一定是能派上大用场的。”
“特别是晨星,你的兴趣虽然是在修车上面,但是将来哪怕是修车,估计有许多时候修的也是新款bj212。”
“要是所有新款bj212的故障到了你的手中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解决,那也是打响口碑的一个大好事。”
江辉这么一说,陈晨星立马就来了兴趣。
自己师父说的话,他还是很愿意相信的。
bj212本身的保有量不低,新款bj212做了那么多的改进,到时候的保有量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那么深入掌握新款bj212的维修技术,确实是非常重要。
“车子出故障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发动机和底盘的问题,那我今年好好的去首都内燃机总厂和首都汽车附件厂学习一下。”
陈晨星觉得自己再跟江辉学习一两年,差不多就有望出师了。
到时候不管是继续在技术科做事,还是考虑其他的安排,选择都会多很多。
再不济也能去接一些活,改善一下生活。
……
一汽这段时间对首都汽车制造厂的事情很关注。
一机部汽车局局长秦浩视察的事情,他们自然也是很快就知道了。
甚至首都办事处那边还打听到了秦浩单独找江辉沟通的事情,更厉害的是他们连二汽想要从首都工业学院那边抢夺悍马项目的事情都知道了。
“老余,这个悍马军车的油泥模型,你也是有去参观的,现在二汽跳出来抢夺,看来它的吸引力比我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