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玄幻魔法>朕就是万历帝> 第一百十七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十七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2 / 4)

来。

何去何从?

张瑢心里飞速地盘算着,思绪就像弯弯曲曲的乌江,不知绕了多少个弯。

“王督宪,事关四家的前途,我们想好好合计合计。”

王一鹗一挥手,“没问题。广宁,给张长官他们准备一间静室,让他们关上门好好商量。”

“是。”

张瑢四人自去商议,王一鹗、汤克宽、刘显、吴承恩、姚丙周坐在一起,商议起来。

“本督辞陛时,皇上有提起过我朝对西南土司羁置手段,以蛮治蛮,不想百年后却成了以盗治盗。”

吴承恩附和说道“皇上圣明,一语道破西南土司制的弊端。”

王一鹗笑着对他说道“汝观先生,汤都使和刘都使此前忙于戎政军务,不谙民政,这西南土司制度,更是生疏,值此机会,你给两位说说。”

汤克宽和刘显对视一眼,笑着说道“对,还请汝观先生帮忙解说一二。”

“吴某就班门弄斧了。”

吴承恩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

“西南土司制度源自前元。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更多的心思在中原花花世界上,西南等偏远边陲地方,山高路远,又贫瘠困顿,实在看不上眼。

于是就对这里的土人头目们实行土司制,‘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边地头人首领的世袭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进而将西南边陲名义上纳入前元版图。

说白了,土司制就是前元中枢无力顾及西南偏远地区,对土人头目采取的一种笼络手段,以求稳住边陲。

此制从目前看,极其短视。

土司辖下,土地和百姓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司法、财政、民政、兵事都可以自己说了算,对于当地百姓予求予取,掌握一切生杀大权,除了不能登基称帝,其他一切甚至比照皇帝,只需要向朝廷缴纳微薄的赋税,再定期遣使献书表示恭顺即可。

久而久之,土司各自形成自己的地盘,朝廷水泼不进,针插不进。除了还用朝廷年号,其余的跟外藩无异。”

吴承恩说得很详细,汤克宽和刘显也听得很认真。

两人知道自己此后用兵最大的敌人之一就是西南大大小小的土司。

“太祖皇帝立国朝后,意识到土司的危害性,只部分延续土司制。按照土司世袭的辖地大小,设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以求把土司纳入到朝廷官员管制中来。

可惜收效甚微。西南偏远之地,还是由大小土司治理。

自弘治年间,国朝西南土司动乱频发。

一是朝廷对土司采取’必假我爵禄,宠之以名号,乃易为统摄,故奔走唯命’的举措,以名爵厚禄笼络,恭顺的土司攻伐不服王化的土司。

以蛮治蛮。

可是一旦朝廷调遣繁多,则‘急而生变,恃功怙过,侵扰益深’,不胜其乱。

还有不臣土司暗地里多征税赋,擅自开矿以自肥。借着攻伐之际训练兵马,进而逐渐坐大,甚至凭借掌握的土军分裂割据。

云南莽瑞体在嘉靖朝割据作乱,朝廷鞭长莫及,坐视千里疆域被分裂出去。云贵民间有传言,‘官府只爱一张纸,打失(云南语遗失之意)地方两千里。’

危害不可不大啊,确实到了必须整饬的地步。”

王一鹗点点头,接过话题,“天子圣明,洞悉西南困境乱象,对我等臣子坦言,想要长治久安,还得是改土归流。

圣谕有云,‘云贵大患,无如苗蛮,欲安民必先制夷,欲制夷必改土归流。’

川督石汀公(殷正茂)在两广一面剿除当地土司挟民作乱,一面试行皇上的‘改土归流’之策。

试行三四年,总结出诸多的经验,‘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