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汇聚八万大军,一路杀到邺都城下,兵临洹水扎营!
那逆贼石蛟战略失误,庙算失策!大军陷于四处,只得匆忙带两万骑转进,疲于奔命!狼狈撤至洹水对峙!九边藩镇闻讯也群起响应,一时叛军竟陷入后路被断,四处崩溃之窘境,竟有被一举荡平之危机。河北形势一片大好!
然后仙宫就败了……
嗯,那唐通的诸道侣也去阵前看了戏,前一封信还盛赞仙宫大军牛逼,言那三垣王师,天下精锐,戈矛如束,申令之后,啸声若类,进退有序,步骑严整,寂然无声,且北军五校,更是国家柱梁,天下精兵,皆武勇之士,具一时之选,每一人皆被铠仗,靡费数十万,人马具装,装以组绣,饰以金银,其光耀日,杀机冲霄,望之色动,见之生畏。此军容之盛,北虏岂可当乎?
于是玄门就没管。
然后没几天就说败了……
怎么败的也没说清,只说两军又隔着洹水对峙了一段时间,这回洹水没有艮河宽阔,于是那北军中郎将亲眼望见贼军军容,竟死活不肯出战了,反而还筑围凿堑,驻营扎寨,摆出一副严防死守的态势。
当下监军太监就不理解了,明明飞龙骑脸,八万打两万!优势在我!为何非要等左军抵达!当下反复催促,谁知诸将皆不听号令,最后气得太监告上朝廷,言北军中郎将高垒不战,惰慢军心,诸将畏敌怕难!靡费国家粮饷,分明养寇自重!居心叵测!
于是帝怒,临阵换将,将北军中郎将囚车带枷,锁拿入洛,减死罪一等,如此终于逼的王师渡过洹水,正面打了一仗,然后就败了。
嗯,败的干净利落,就只打了一天,据说那石蛟先退避三舍,放王师过河,然后回军接战,亲冒箭矢,身先士卒,率鏖兵彍骑,并诸部杂虏,突骑番卫,四面齐冲,破阵夹攻,陷阵踏营,自天明战至日落,王师疲弊,逐渐抵挡不住,又见烟尘四起,虏骑长驱,援兵接连抵达战场,顿时士气崩,乃大败。
当时弃铠投仗之声,震动天地,北校五营先锋,龙驤,虎贲,神威,神捷,拱宸诸军,皆陷在阵前,遭杀戮殆尽,自阵至洹水数十里,僵尸枕藉,流血漂橹,败旗折戟,所在蔽地,当阵斩首三万级,投水而死者不计其数,获马八千匹,得铠甲兵仗七万,辎重帷帐资财奴仆,不可胜计,具为贼所有,萧侯及诸将并监军等数十骑,趁夜遁洹水而逃,擒中郎将以下,军侯校佐凡四百八十五人,具烹之,余降者皆溺死。
最后仙宫这边得出的战败总结,表示都怪督军太监与中郎将有隙,索贿不成,谗言诬告,差点耽误了国家大事,召回宫中紧闭,然后急召左军中郎将北上,把守官渡,无敕命不许渡河出战。
于是河北之地,一战俱丧,九大玄门弟子都飞去艮州救火。
这是上个月的事了。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