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顺利转正。
家长不上心,孩子本身也没几个乐高学习的,学习多枯焊啊,在外面散欢玩耍多好,还能挣些工分。因此小铜山村的辍学率非常高,尤其女孩子,能读完初中的也是凤毛麟爪,男孩读完初中的也是少
数,考上县城高中的更是几年才能出一个。
要说起来吴三花和姚大军两口子也确实重视教育,可惜这个重视也只针对儿子。
这年头农村的孩子哪怕还在上学,闲的时候也要帮家里干活,学校 年还放两次农忙假呢。像姚墨轩这样十指不沾阳春水,在家里拥有特权的那是小铜山村的头 份,代价当然是姚二妃的加倍辛苦。
哦,还有姚五妹,这小姑娘看着也就五岁的样子,其实已经七岁了,一天学没上,但已经开始干活了,偶尔也会打些猪草换工分。
姚嵘心下正想着这事,就远远瞧见姚五妹十分艰难的背着个篓子来了。她才多大点个人,这竹篓虽然是小号的,也有她半个人大了。
看见姚嵘在这,姚五妹吃了一惊,"二姐,你咋在这?王叔呢?"
姚嵘笑道,“我和王恒换了工作了,以后就是我在这了。”
姚五妹有些迟疑,“那这猪草,你还收吗?”
“怎么不收。”姚嵘检查了一下,发现没有猪和牛不能吃的野菜,便痛快的收下了。
不过姚五妹的年龄小,背的竹篓也小,这种竹篓可得十篓才能记一个公分。姚嵘本来还怕姚五妹失望,没想到姚五妹倒是很满意。
其实也不是生产队苛刻,主要是这新鲜的草是不能直接喂的,要晒一晒,免得有露水牲畜拉肚子不上膘。而目对于生产队的成年壮劳力来说,打猪草这活也不难。
算完了工分,姚五妹收好了竹背篓,又问姚嵘,“姐,你中午啥时候回家吃饭?”
中午那会儿大阳毒,不适合下地,大家伙也要吃饭。因此如果任务不重的时候,生产队中午是休息的。但姚嵘现在这个工作就不 样了,首先就不怎么晒,而且既然是看管牲畜,当然不能擅离职守。因此姚嵘的午饭就成了个问题。王恒之前都是从家里带饭,牛棚后面,猪圈前面有个破旧的土灶台,是有时候煮猪食用的,若是天冷的时候就在那里热饭,天热也就直接吃了。
姚嵘因为第一天换工作,并没注意到这个。要是别家,倒也不是啥大事,让谁顺路给送就是了。但搁在姚家,这是想都别想,姚五妹虽然肯定乐意给姚嵘送饭,那也得有饭送啊。之前还没闹那么一场的时候,吴三花就克扣姚嵘的饭。更别说早上大队长因为姚嵘狠批了一通吴三花两口子呢。
因此姚嵘非常爽快的道,“我这刚刚走马上任,还能擅离职守不成,肯定不回家吃饭了,你先回去吧。”
姚五妹倒是没想那么多,点点头,“是哦,姐姐第一天喂猪,怎么能半途回家呢,回头我给你送饭吧。”
姚嵘心道,你能送来饭才是怪事呢,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
然而,姚嵘没想到的是,姚五妹还真把饭给送来了。虽然照旧是红薯拌饭配了点咸菜,还有点水煮青菜,但也是热腾腾的饭菜啊
好家伙,这吴三花真的改性了?姚长东那个不点名批评就那么管用?
姚嵘有些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