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刀下不留人[快穿]> 22.(二十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二十二)(1 / 3)

自从攻下猛虎寨之后,毕仁就不是每次都出手打头阵了,接下来的事都交给了陈柄去安排,这人虽有心眼儿但比他哥靠谱。

毕仁则是督促程大伯抓紧采购粮食、草药,囤积各种物资,这是末世二十八年刻在她骨子里的教训。

同年七月,青州洪水肆虐,千顷良田被淹,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大批难民往北迁徙以谋求生路。

江北道又逢旱灾,可谓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白山匪寨所处的辽东郡也受到影响,此时就显现出毕仁事先屯粮的前瞻性。

民以食为天,部分地区吃不饱的老百姓绝望之下揭竿而起,短短数月间有能人志士纠集几十万民众反抗朝廷统治,妄图颠覆皇权。

冯仑(官差之一):“有贼寇纠集四五十万人造反,声势浩大,有官军甚至望风而逃。”

唐卯(官差之一)问毕仁:“我们该怎么办?”

刚才冯仑张口贼、闭口贼,毕仁听得早就不耐烦了:“别忘了,咱们也是贼。”

再说人家那哪能叫做贼寇?那是农民起义军。

毕仁:“所谓官逼民反,咱们也得顺应时势反一反了!”

孙胖子嘴角嗫嚅,小声嘟囔:“谁逼你了。”

毕仁一把竹简敲在他头上,笑骂:“猪脑袋。”

周衍从山下打探消息来报:“下面官府在张榜招募义兵呢。”

毕仁:“你也去,使点银钱混个一官半职作文书就行,仔细观察来投榜的人,要是有能人异士,不拘什么办法都给我弄到山上来。”

千军易得,良将难求。

人才与粮草、兵马一样都是重中之重。

洪灾过后,水淹农田,粮食欠收,疫症流行,百姓于困苦中垂死挣扎。

毕仁曾派贾二和程拓下山施药,但不施粮,却仍能收买人心。

王太公来找毕仁,建议她施粥救济众生。

毕仁沉默听着王太公在那长篇大论“君子之道”应当如何如何,末了她抬抬眼皮,直视其双眼,说道:“很好,累世公卿就是和我等粗人不同,您既是打心眼儿里为民着想,那就从你们王氏一族开始吧。”

“传我的令下去,即日起王氏一族口粮供给暂停,攒起来留着赈济山下灾民。”

王太公被噎:“这这……”这不是他想要的效果啊。

他的本意是借此机会推出王家人担任此要务,继而在寨子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贾二面露讥讽:“王太公既然如此忧国忧民,那就请身先士卒给咱打个样,在下也好多学学您兼济天下的品德。”

王太公偷鸡不成蚀把米,脸色讪讪退下。

老曹嘲讽道:“这老东西最会沽名钓誉,自己一大家子在寨子里蹭吃蹭喝不说,还想拿夫人您辛苦筹来的粮食送人情,赚名声。我呸!”

毕仁挥挥手,打断这一话题,那老东西浑身都是政治心眼,说什么忧国忧民,不过自私自利一老叟罢了。

自以为在朝堂上纵横捭阖过几天,就想在这寨中借势重掌权柄,想的美。

她问道:“十八寨现下情况如何?”

提到正事老曹就恢复了严肃:“十八寨还有两寨久攻不下。其中一寨是双龙寨,尽是走投无路去入伙的穷凶极恶之徒,他们不愿归附,一直奋力抵抗,使我方人手折损近百……”

“近百?”毕仁语气沉沉,豁然起身:“攒点人手容易吗,说折就折了?这个你先不用管,等过几天我亲自带人收拾。”

毕仁:“另一个什么情况?”

老曹:“回夫人,另一寨名曰‘兴康’是一对亲兄弟当家,此二人以仁义著称,还略识得兵法,我们用计不成后打算硬攻。”

“嗯,然后呢?”

老曹老脸一红:“硬攻也没能拿下。”

“仁义。”毕仁慢慢咀嚼着这两个字。

“那就等,等到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