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机会呀。”
“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县令疑惑的看向秦微末:“断崖山的土匪从来不会靠近村落,这消息当真属实?”
“自然是属实的。”
秦微末肯定的点点头,缓缓将自己之前编造好的借口说出来:“大人可还记得学生之前说过,以前为了生计曾经在刘家村的富户家当过启蒙先生?”
“自然记得。”县令点点头。
“那家富户的孩子资质不高不爱读书,但头脑灵活,读了几年书就随他父亲一起经商去了。”秦微末特意停顿了一下,见县令听的认真,这才继续开口。
“前几天这孩子回来了,带了些礼物来拜访于我。临行前特意叮嘱我这段时间到县里避避难。我觉得不对,追问了几句,这才从他哪里得知山匪要下山的消息。”
“大人你是知道的,这群山匪近些年虽然没有杀人,但也劫掠过不少的商队。这次正巧劫掠的是刘家父子同行的商队。那孩子也是无意间听见土匪的谈话,才得到这个消息。”
听到这里,县令明显有些心动,抬头看向秦微末。
“这消息有几成把握是真的?”
“六成!”
秦微末斩钉截铁的回答。按照她的记忆,那群山匪百分之百会在两天后经过大柳树附近。但她不能这么肯定的告诉县令。
“六成,”县令在原地踱步了几圈,不知是想到了些什么,咬咬牙:“拼了,就算没碰见山匪,也只是消耗一些嚼用罢了。这几年县里的收成不错,这点损耗县衙还能负担的起。”
说完就目光切切的看向秦微末。
“这个消息你可曾告知其他人?”
秦微末摇了摇头:“没有。”
“那个刘姓子弟呢?”
“他前几天就将家小安排到县城里,然后和他父亲一起出门跑商去了。他们也怕山匪的报复,是不敢将消息扩散出去的。”
秦微末之所以敢用刘家孩子做幌子,就是因为他前天刚刚出门,且在出门前特意拜访过秦微末,拖她稍微照看一点被安置在县里的家小。为此还送了一笔银子给原主。
听见这话,县令这才放下心来。用和善的目光看向秦微末:“若此消息为真,县里剿匪成功,本官会在知府大人处为你请功的。”
秦微末摇了摇头,做出一副不慕名利的样子:“是大人爱民如子,不远乡亲们承受山匪的侵害,哪里还有我的功劳?更何况我如今正在闭门读书,哪里需要这种功劳,只要能保证乡亲们的安全我就很高兴了。”
见她如此识趣,县令也非常满意。
“秦举人你深明大义,本官也不能小气。我家中还有几本比较少见的藏书,就赠于秦举人你,希望能在科考上给你点帮助。”
秦微末立刻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多谢大人。”
从县衙离开,秦微末识趣的不去打扰排兵布阵的县令。拿着县令赠送的藏书就回到了秦家村。
“秦举人从刘家村回来了?”
村口的婶子们依旧坐在榕树下纳鞋底,看见秦微末立刻热情的和她打招呼。
听见这话,秦微末眸光一闪,微笑着点头回应。
“是啊,去同窗家拜访了一番,顺便借了本书回来。”顺手扬了扬手中的书籍。
“秦举人可真用功啊,下次的科考肯定能高中状元。”
“婶子说笑了,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不敢如此狂妄。”
秦微末谦虚了几句,不经意的问道:“往常总是看见村里的孩子们到处跑,今日怎么不见他们的踪迹?”
“这不是过几天就是开智的日子吗?那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