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馆,坐落在宫城的北门之外,被皇城涵盖其中。以确保禁军拱卫,闲杂人等无法靠近,馆内的机密事不遭泄露。马车停靠后,赵都安迈步下车,瞬间感应到数十道明里暗里的目光朝他扫来。这是晋级高品后,感知的巨大提升。“等下进去后,记得不要乱说话。”莫愁迈步下车,这会脸上的**滚烫已然压下,切换到女官状态。还不忘提醒。“知道了。”赵都安无奈,这个意料之外的“情敌”对自己是有多不放心……有莫愁领路,修文馆门口的守卫没有查验身份,朝两侧让开,请二人进入。踏入院子,又绕过影壁,前方最大的一间屋舍内,隐隐传来激烈的说话声。只是隔音很好,饶是赵都安耳聪目明,也听不清具体内容。直到二人来到门前,莫愁轻轻敲门两下,缓缓推开。修文馆的“大办公室”映入眼帘。一个苍老的声音才清晰起来:“吏治是首要大事!”然后,是新鲜的笔墨纸砚的汇集在一起,组成的“书香气”,以及众人商讨时,空气中的严肃激烈的气氛扑面而来。赵都安一阵怀念,想起了前世档案室的堆积如山的材料,以及熬夜开会时的浓茶与香烟。恩,不过他更喜欢统称为“班味”……宽敞的巨大空间内,分散摆放着一张张桌案,上头是一应文房四宝,以及尚未点燃的灯盏。此刻,约莫十来人围坐在中间拼成的大桌旁,似在商讨议论什么。赵都安瞬间就明白,自己迟到了。“所以,吏治问题如若解决不了,后续的新政就无法推行!朝廷的政令,无法传递到下方,有效地执行。”大桌上首次席。身披绯红大学士袍,须发皆白的耄耋老者端坐,轮廓方正的面庞上,眼眸锐利,为争议定下了第一个基调。董太师!赵都安一眼认出。继而,便看见了董太师身旁,也就是上首坐席上,一身白色常服,头戴冠冕的,神态威严冰冷的大虞女帝。徐贞观今日满头青丝盘起,显得格外端庄肃穆。此刻一言不发坐镇,见二人进屋,也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任何其余表情。今天是严肃认真款的女帝……“走。”莫愁轻轻用胳膊肘碰了下他,示意不要出声。赵都安心说我懂,会议迟到,领导又不点你,那就悄咪咪找角落里坐好。他视线一扫,发现桌案末端,角落处还有個陌生的官员,正握着笔,专注地抄录董太师的话。“会议记录员……”赵都安见状,干脆拉了张椅子,坐在他旁边。将手里的一筐梨子放下,方便等会偷瞄记录好的那部分文字,补一补会议开头的内容。那名录事官看了他一眼,似颇为意外。但见莫愁点了点头,便心无旁骛继续专注码字,只当凑过来的两人不存在。赵都安见状,眨眨眼,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浑身不舒服。一拍脑袋,在莫愁一脸懵逼的注视中,顺手从录事官手旁的厚厚一摞白纸上,取了一叠,又随便拿了纤细的毛笔。摆出听领导讲话,记笔记的姿势,顿时浑身舒泰——感觉对劲了!这才有闲心去打量那八名“学士”。果不其然,都是颇为年轻。虽桌上没有身份牌,但他仍旧按照“座次距离女帝的远近”,将人与名字对号。“第一才子”韩粥距离董太师最近,是个约莫三十的文士。穿学士袍,略有些文弱,头发整齐梳在脑后,双眼澄澈,文气极重。是个看起来温润儒雅的读书人,符合人们对“君子”二字的刻板印象。世家大族出身的王猷,约莫二十**,同样的学士袍。皮肤白皙,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