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刚解决的问题,发现皇党大佬在集体严肃讨论,是什么体验?赵都安的感觉挺奇妙的。偏殿内,气氛凝重而紧张。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大虞朝这艘战舰上举足轻重的一员。此刻,神色因连日来的神仙斗法,都浸润着疲惫。“……总之,事件如今已是十万火急,怪老臣未能及时体察,竟令对方在眼皮子底下,于翰林院中,纠集了众多力量。若非有学生得知,透露传达,等士子群起而攻,抹黑新政,甚而攻讦陛下德行,只怕棘手。”董太师喟然叹息,疲倦的脸上,满是自责。龙椅上,徐贞观闻言摇头道:“太师不必如此,朕知道,太师鞠躬尽瘁,精力悉数铺在修文馆内,如此年纪,已无暇顾及那许多,这才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儒雅清俊的大青衣也出声附和:“为今之计,该议如何反制。”刑部尚书头疼道:“只怕困难,书生议政,自古有之。如今京城士子,多少背后都有家族,岂会愿意束手就擒?依我之见,还是该分而化之,揪出学子中领头的,许以利益,才是正理。”一名官员道:“此言在理,只是时间来得及么?况且,发动此事的,乃是那陈正儒,背后必有李彦辅支持,其挑出的‘骨干’,只怕也难以收买。”一时间,群臣各抒己见,却都遭否定。赵都安好奇听着,发现这小朝会不愧是“关起门来”的,大家商讨起来,并不遮掩。说话也不云山雾罩,比如收买“领头”的学子,就明晃晃地说出来,也没人觉得不对劲。这种话,若公开出去,会被读书人喷死,立为奸臣典范。他若有所悟,所谓的“自己人”,本质上,便是一群人一起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说一些见不得光的话。如此一来,彼此才能互相信任。前世他曾困惑,为什么时代进步了,那些享受着充沛物质,分明可以合理地满足需求的大人物们,仍会不时被曝光出,集体参与变态行径。每一件曝出来,都耸人听闻。一种解释是有钱人阈值高,寻找刺激,或者抨击其人性丑恶。但还有一种解释:哪怕时代进步了,可人与人之间,想迅速地,缔结信任的最有效方法,仍旧只有一起做件坏事这一种方式。……“薛枢密使如何看?”讨论中,忽然有人发问。目标,赫然是赵都安入殿时,感受到的那股威压视线的源头。枢密使?薛?赵都安猛地明悟对方身份——薛神策!大虞朝,最高的军事衙门,乃是“枢密院”。类似“军机处”,负责调集指挥兵马作战。与负责“后勤”的兵部,共同掌控遍布大虞九道十八府的百万军卒。当今,枢密院最高长官“枢密使”,乃是大虞朝赫赫有名的“军神”,薛神策。其在先帝时期,便已坐上这个位置,非但战功彪炳,且个人武道修为深不可测。当初,赵都安意外侦破“火器匠人案”,得知枢密院中潜藏逆党。那是他与这位枢密使的第一次“接触”。却直到今日,方甫见到真人。穿武官二品绯红袍服,胸口绣着方正的“狮子”图案,面色白皙,颌下蓄短须。约莫四五十岁外表,隐约可见年轻时英挺俊朗的大虞“军神”自始至终,少有发言。这时见众人望来,平静开口道:“薛某一介武夫,只懂排兵布阵,耍枪弄棒,若依我之见,趁着对方尚未发动,先寻個罪名,将诸多首犯擒下,所谓擒贼先擒王,如此,立竿见影。”好家伙……英雄所见略同……赵都安心中啧啧称奇,心说这不就是我刚刚做的事吗。折腾了那么一圈,就是为了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