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都市言情>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第140章 纳米对准(13.6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章 纳米对准(13.6k)(4 / 10)

 李凡感到一丝轻松,心中更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项目启动后,李凡开始与国内外的科研单位,进行积极的联系和谈判。  通过几轮磋商,最终确定了参与的主要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且与他们签订了初步的合作协议。  通过这次科研项目,李凡不仅希望能够攻克芯片技术上的瓶颈,更希望借此机会,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整体进步,为未来的10nm芯片量产铺平道路。  几天后,李凡的办公室里又迎来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江子胜,星联集团的法务副总裁。  星联到了现如今的规模程度,江子胜的角色也变得愈发重要,尤其是在与外部机构和高校合作时,法律方面的审查和协议签订,都变得尤为关键。  “李总,您今天的行程安排好像挺满的。”江子胜一进门,便开门见山。  李凡放下手中的文件,笑着点点头:“是啊,今天要和几家高校的代表见面,讨论一下合作细节。”  “你觉得,关于技术共享这一点,能不能在协议里划清界限,避免后续纠纷?”  江子胜轻轻推了推眼镜,思索了一下:“技术共享的问题确实需要特别注意。”  “如果涉及到核心技术的开发,最好设定一个严格的技术保密条款,并且在每一项技术成果上,标明参与方的权利与义务。”  “此外,涉及到成果转化的部分

,我们可以考虑先由星联独立申请专利,然后在一定期限内,授权其他参与方使用,确保公司在技术产权上的主导地位。”李凡沉吟片刻,赞同地说道:“嗯,你说得对。我们的技术优势不能轻易放弃,尤其是未来芯片的核心技术。”  “如果有外部企业或机构,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突破,但这些技术尚未完全公开,那我们就得更加谨慎,确保不被竞争对手轻易借力。”  “完全同意。”江子胜接着说道,“不过,我觉得不必过于担心,毕竟有了合适的法律框架,再复杂的合作也能驾驭。”  李凡微微一笑,起身去拿桌上的资料:“说得对,正因为有了这些法务的保障,我们才能在合作中高枕无忧。”  “好了,接下来的几位学者和专家们,应该很快就要到了。”  会议定在了一家高档酒店的会客厅。  不一会儿,李凡看到了第一批到来的学者,分别来自国内几所顶尖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京华大学、帝都大学、震旦大学以及中科院。  每一个学者和专家,都代表了国内半导体技术领域的顶尖水平。李凡从桌上站起,向他们走去,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  “各位老师,欢迎光临!”李凡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诚恳与尊敬。  这几位学者看见李凡,纷纷微笑着点头。  最先上前的是京华大学的周教授,一位年约五十的学者,头发花白,眼神却依然锐利如刀:“李总,终于见到您了。听说您最近在芯片领域取得了不少突破,真是让人佩服。”  李凡礼貌一笑,随即回应道:“周教授过奖了,技术的突破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天能和各位学者合作,也是为了能够借助大家的力量,共同推动国内芯片技术的进步。”  话音未落,另一位中科院的李博士插话道:“李总说得对,合作的基础就是共享与共赢。”  “我们中科院也一直在半导体领域做着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微观对准技术方面,已有一定的成果。如果星联愿意提供资金和平台支持,我们也愿意贡献我们的力量。”  李凡心中一动:“李博士,您提到的对准技术,正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技术难题。”  “关于10nm芯片的制程精度,我们在国内的研究进展相对滞后,因此我们计划组建一个联合研发小组,希望各位能够参与其中,汇集更多智慧,共同攻克这一技术瓶颈。”  周教授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兴趣:“哦?具体的合作形式和研究内容是怎样的?”  李凡拿出一份详细的合作框架和初步的研究计划,简洁明了地介绍道:“我们希望在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形成协同效应。”  “尤其是在对准技术方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