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款,眉头微微皱了皱。 合作协议的每一个细节,他都精心审核过,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他知道,技术共享、成果转化,这些问题,虽然都已签署了协议,但未来的每一步,仍然充满了变数。 “这场合作,注定不简单。”李凡轻声说道。 正在这时,江子胜走进了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最新的文件:“李总,协议已经签署完毕,接下来需要您亲自安排科研小组的具体构建。我们的目标是尽早在10nm芯片的对准技术上取得突破。” 李凡抬头看了看江子胜,嘴角微微上扬:“我知道。你不也一直在提醒我这个问题嘛。” “是的,李总。这次合作,虽然大家在技术上各有所长,但如何高效协作才是关键。”江子胜把文件放在李凡面前,认真地说道。 “科研小组的成员,必须确保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操作经验。我已经整理了一份候选名单,您可以看看。” 李凡拿过名单,快速浏览了一遍,点了点头:“这份名单不错,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代表都很有份量。” “特别是京华的周教授和中科院的李博士,他们在微观对准技术方面有深厚的研究积累。” “是的。”江子胜补充道,“这些专家和学者,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很高的声誉,合作进展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李凡沉思了片刻,站起身来,走到窗前。 他看着窗外的城市天际线,心中暗自盘算:若这次合作能够成功,不仅能提升星联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技术水平,还能为公司的未来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 “好了,接下来的步骤很简单,我们要尽快启动科研小组,制定出详细的技术路线图。”他转身对江子胜说道。 “我这就安排。”江子胜答应着,迅速离开了办公室。 几天后,科研小组的第一次正式会议在星联的会议室举行。 李凡带领着团队成员,坐在会议桌的一端,目光炯炯,神情专注。 桌子两旁,坐满了来自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周教授、李博士、王博士等人已经准备好开始讨论技术实施方案。 “各位,今天是我们科研小组的第一次正式会议,我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本项目的背景。”李凡率先发言。 “我们目标明确,要突破10nm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对准技术瓶
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周教授点了点头:“李总,10nm技术的突破确实是芯片产业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对准技术方面。” “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光刻技术精度的限制,芯片制造过程中每一层的对准误差,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产品质量。” 李博士接过话茬:“周教授说得对。目前的技术尚无法满足10nm芯片对准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对准方法,探索新的技术路径。像改进的光刻技术,甚至量子计算在对准精度上的应用,都是我们要考虑的方向。” 李凡点了点头:“我们不缺技术储备,缺的是如何将这些技术整合,并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 “这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是行业内的顶尖人才,我们的优势正是集中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力量。” 他顿了顿,看向坐在一旁的方东河,星联集团的首席技术官。 “东河,我们星联的技术团队会在后端支持,确保设备的适配和技术的融合。你觉得,从我们这边,能为大家提供哪些支持?” 方东河微微笑了笑,随即说道:“从硬件设备到生产流程,星联的技术团队可以提供全程支持。” “特别是在光刻机和半导体测试设备方面,我们有一些与国际顶尖技术接轨的合作,确保能够提供最先进的设备。” “好,那我们就从这些入手。”李凡满意地说道,“首先,大家要明确一件事,这不仅是一个科研项目,更是一个市场化的项目。” “一旦我们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我们要迅速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会议的讨论气氛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