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都市言情>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第149章 成功前夜(13.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成功前夜(13.4k)(1 / 10)

多年风云激浪潮,星联铁骑破天骄。  芯片制程皆领先,技术霸业已成招。  一纸标准立长远,产业链上尽乾坤。  从此国产称雄地,未来路上自高标。  -----------------  二十五年的时光,转眼即逝。  李凡也已经四十五岁了。  在星联集团的总部大楼里,李凡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逐渐拉开序幕的朝霞,目光中透着一股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深邃。  这一刻,似乎是所有成果的集中体现,也仿佛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突然,一阵清脆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一片宁静。  “李总,您不觉得这段时间的心情有些复杂吗?”曲云山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种难得的笑意。  他对这座高楼的风景,似乎已经熟视无睹,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性的淡然。  李凡回过头,看了看曲云山,然后微微一笑,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  “是啊,二十多年了,一切就像在做梦。”  “做梦?”曲云山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要是做梦能把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十多年时间,从零带到十,那我宁愿天天都做。”  “别说得这么夸张。”李凡摆了摆手,“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也不敢相信,真的是从一无所有,到今天的突破。”  两人相对而笑,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言语,能形容他们这一段时间的历程。  那种过山车般的起伏,仿佛都已经沉淀在他们的眼神里,化作了一种无言的共鸣。  李凡走向一旁的电子屏幕,屏幕上迅速跳出了一张图表——这正是过去十余年以来,星联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进展与突破。  从最初的微小步伐,到如今的10nm制程技术的突破,整张图表的曲线,像一条充满力量的轨迹,直冲云霄。  “你说,这条曲线,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在开玩笑。十多年前,谁会相信我们今天能站在这个位置上?”李凡的声音低沉,充满了回忆的味道。  曲云山轻轻叹了口气:“谁敢信啊?哪个设备的购买不是天文数字?哪个技术的突破不是费尽心力?那时候的每一步,几乎都是一步险棋。”  李凡点了点头:“是的,第一步是最难的。”  “那还真是拼了。”曲云山笑着摇头,“不过,咱们后来不也是咬牙坚持下来了嘛。这么多年以来,真的是一次飞跃。”  李凡的目光沉了下来,屏幕上的图表又一层一层地往下滑动,显示着星联在技术上一个又一个突破的关键节点。  每一个节点背后,都有无数人的心血与付出。  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是一场场看似不可能的战争。  星联背后,那些坚守的工程师、研发人员、技术人员,曾经在无数个昼夜里,怀着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挑战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  “回想起来,这些年真是血与汗的积淀。”李凡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而有力。  “每一项技术突破,背后都有人默默无闻地为之付出。”  “你看,今天的10nm制程技术,从最初的设备引进,到国内自主研发,再到产业链的打通,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这一刻,付出了多少。”  “嗯。”曲云山点点头,“我们也确实经历了不少难关。记得最难的那几年,光刻胶的技术瓶颈,就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  “国内的光刻胶厂商,技术根本跟不上,进口的产品又价格昂贵,几乎能用到的光刻胶就那么几款,根本满足不了量产的需求。”  李凡轻轻一笑:“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我们为了光刻胶的突破,找了十多个厂商,跑了不下百次的实验,最后终于发现了一条技术路线。也许别人看不出什么,但那个时刻,我和你的心情是一样的——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确实。”曲云山感慨道,“那段时间,真的是磨得人心力交瘁。刚开始咱们的设备太老旧,数据根本不准确,甚至有时候连实验结果都无法重复。”  “然后又是每次都去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那个问题。可每一次都会看到新的希望,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  李凡的眼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