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都市言情>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第279章 核聚变商用发电前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9章 核聚变商用发电前夕(1 / 4)

星联能源研究中心,一座巨大的全息屏幕中央,投影出一个运转中的反应堆模型,炽热的等离子体,在强磁场的控制下平稳运行。  房间内,郑开明站在一台操作台旁,双手撑着桌面,眼神兴奋得像个刚得了满分的学生。  “李总,我们做到了!”郑开明几乎是压抑不住地喊出来。  他一手指向屏幕上的反应堆模型,另一只手快速点开操作面板上的数据。  “这是我们最新的实验数据,能量输入输出比已经达到了1.2!这是历史性的突破!”  李凡站在屏幕前,双手环抱,微微眯眼打量着画面。  他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习惯性地保持冷静,观察、分析,然后开口:“这说明你们的系统,在实验室条件下,已经实现了净能量输出,是吗?”  “没错!”郑开明猛地点头,语气里带着一丝得意。  “我们解决了等离子体约束的长期不稳定问题,用最新的超导磁体结构,维持了72小时的连续运行。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在实验室验证了可行性,离商用落地也不远了!”  郑开明的语气振奋,但李凡的目光却依旧沉着。  他迈步走到屏幕前,指着右上角闪烁的数字:“能量转化率的提升确实可喜,但你们怎么解决能量采集的传输损耗?  还有,材料的长期耐受性能,能否支撑工业化应用?”  郑开明被问得一愣,但随即笑了出来。  他伸手一挥,屏幕切换到另一个模型,显示出反应堆内部的新型材料设计。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提前考虑到了。”他说。  “这是我们开发的全新耐高温合金,不仅可以抵御高达3000摄氏度的热冲击,还具备自我修复功能,大幅度降低了长期运行的维护成本。”  李凡点了点头,面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看来,你们确实是把所有可能的漏洞都想到了。”  郑开明突然压低声音,走近一步:“李总,我知道您一向谨慎,但这次真的不一样。  我们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还设计了一套模块化的商用反应堆模型,能在现有电网基础上直接应用。  这意味着,只要政策允许,我们可以在两年内,实现大规模并网发电。”  听到这里,李凡终于转过身,正视郑开明,语气中多了几分认真:“这么快?这种技术的应用,牵一发动全身。你确定商业化模型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李总,信我一次。”郑开明用力点头,眼中透着坚定,“我花了十多年时间,就是为了这一刻。这次,我可以打包票。”  会议室内的空气似乎停滞了一秒。  李凡沉默了片刻,最终轻轻点头。  他的语气恢复了他惯有的冷静:“好,我相信你的团队。但记住,科学家关注的是突破,而我关注的是可持续性。  一个项目如果没有社会价值,就算再成功也是失败。”  郑开明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钦佩和敬意:“李总,这一点我们早就想好了。  核聚变带来的不仅是能源革命,它还能彻底改变全球碳排放的问题,让能源不再成为国家之间争夺的武器。”  屏幕上的模型仍在旋转,投射出的蓝光映照在两人脸上。  李凡静静地注视着画面,内心却浮现出更多复杂的念头。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星联和他本人的影响力再攀巅峰的机会。  但同时,这也是巨大的责任。  可控核聚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能源分配、市场冲击、政策协调,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决定成败。  他转过身,语气淡然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接下来的重点,是把这套方案压缩到最低成本,适配更多地区。  郑开明,你和团队继续优化,我会安排高层会议讨论商用化路径。”  “明白!”郑开明立刻应声,脸上写满了斗志。  走出研究中心时,李凡抬头望了一眼头顶的蓝天。  “可控核聚变,终于还是到了这一步。”他低声自语,语气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未言明的沉重。  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几天后,星联总部的会议室中,气氛沉静而压抑。  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