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半之前,星联总部会议室。 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图表。 李凡站在屏幕前,身影挺拔,目光冷峻。 他指着图表说道:“全球森林覆盖率,在过去十年下降了近20%,海洋塑料污染每年增长8%,温室气体排放接近历史最高点。这是我们正在面对的现实。”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众多高管低头翻阅着手中的资料,有些人眉头紧锁,有些人则在无声地叹气。 曲云山第一个打破沉默,语气里带着几分谨慎:“李总,这些问题确实严重,但我得说,这和我们星联的主营业务关系并不直接。”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有人点头赞同,也有人抬头看向李凡,等待他的回应。 李凡微微一笑,语气却依旧沉稳:“曲总,我明白你的担忧。 的确,环保技术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带来显著的商业回报,但我问你,我们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利润吗?” “这当然是关键。”周汉祥推了推眼镜,接过话头。 “不过,李总,我们星联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绝对的领头羊。 要发展新的领域没问题,可环保是否应该放到次要位置?毕竟其它的项目现在实在也不少。” 李凡扫视全场,目光逐一掠过每一位高管。 “曲总、周总,短期来看,你们说得没错。但如果放眼未来,这就是我们必须迈出的一步。”李凡顿了顿,转身换了一张图表。 “你们看看这些数据。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影响各国经济,极端天气导致的损失逐年增加。 而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反映到我们的业务上。人类不可能逃避环境危机,它只会不断加剧。” 他指着图表上红色的曲线,声音不高,却透着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可以选择忽视,也可以选择领先。 如果我们带头解决这些问题,星联的价值将不仅限于技术,更会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标杆。这才是真正的长远利益。”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安静。有人低头翻阅资料,有人交换眼神,似乎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李总,我同意你的看法。”方东河突然开口,他作为技术负责人,一直对新领域探索充满兴趣。 “技术层面,我们完全可以攻克一些关键难题,比如碳捕捉技术,或者海洋污染的智能清理系统。这些不仅有助于环境治理,还可以为我们打开新的市场。” 李凡点了点头,目光带着赞许:“没错,方总的观点说明了一个关键点。环保技术不仅是责任,也是机会。 想想看,如果我们能推出一个,能有效减少工业碳排放的系统,会有多少企业抢着买单? 如果我们能开发出智能海洋清理技术,会有多少国家愿意合作?” “我再问各位一句。”李凡缓缓环视全场,语气中带着些许质问。 “如果我们能够在科技和环保之间找到突破点,既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又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这样的成就,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争取吗?” 这句话击中了所有人。 曲云山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李总,你说得对。从长远来看,星联必须在这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杨庆华也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丝无奈:“既然如此,那我们必须确保这个项目的规划足够完善,避免资源浪费。” 李凡点头,嘴角浮现一丝微笑:“放心,接下来,我会亲自负责这个项目的推进。我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接下来的计划,我希望各部门全力配合。” 会议室内的气氛渐渐缓和,原本的质疑声也逐渐消散。 李凡也知道,今天迈出的这一步,或许会改变星联,也会为未来的人类,铺下一条全新的道路。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星联的高层也对联合全球的力量,来推进这个事情达成了共识。 周五的例会结束后,李凡和曲云山两人来到电梯口,方东河正等在那里。 他面露兴奋,似乎早已对这次计划跃跃欲试:“李总,我刚看了技术部门的初步设计方案。 智能碳捕捉和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