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都市言情>古代市井生活日常>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丰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丰收(3 / 5)

有人在门口编篮子,有人围坐在一起说话聊天,还有人正摘菜腌菜,这些是崔如英要的,铺子里用不完的菜晒成干,家里冬日还能吃呢。今年她想试试菜干馅儿的包子,所以多让庄户晒了豇豆干。做这个也简单,焯水之后挂上晒,吃的时候泡一泡,崔如英试过豇豆干蒸肉炖菜,很好吃的她来过两次,平庄户也总有人往铺子送肉菜,自是认得。也不知谁听见动静往这边瞧了眼,紧接着就高声道:“哎!东家来了。”崔如英走过去,笑着道:“这些日子忙,没工夫过来,这也等久了吧。”劳作一年,都等着粮食呢。

人群中站出来一个高个子男人,他是庄户的管事,就他识字管着记账,跟崔如英说话的时候脸上堆着笑,“倒也不急,东家赶着月底之前来就行,到时官府有人来催田税。”

崔如英道:“那事不宜迟,我先看看账本吧。”今年二月份开春种过一茬水稻,五月份收割后又种了稻苗,八月份秋收。其他的旱地种了麦子,五月份收了,之后就种了豆子,也刚收完。从账册上看,庄子的亩产中规中矩,崔如英不会种地,更不知怎么才能让亩产高一点,所以看着账本上差不多,就没说别的,还跟管事道了句辛苦了。管事笑着道:“种地干活嘛,都是应该做的,那一会儿过秤,把粮食给各家各户分了?”

崔如英道:“行。”

六十亩地的粮食,亩产三百多斤,也有一万来斤。庄户找了俩秤称重分粮食,留出交税的,这还得多留点儿,剩下的才是崔如英自己的,再称七千五百多斤,跟账本上的差不多。然后又收了菜干,跟庄户几家种菜的结了账,今儿的事儿还不算完呢。崔大山得盯着把粮食送进仓窖,还有几样铺子常用的菜,不能坏了,得好好保存。因为往年不种菜,菜占的地方又大,所以还得再建几座仓窖。粮食就在庄子舀米磨面,一时半会儿弄不完,只能先戴回去几袋子。剩下的麦子慢慢磨,铺子做包子要用,如今庄子就能种麦子磨面,还省着去粮食铺子买了,先紧着麦子,磨完了直接送铺子去。崔家卖包子,米用的少,但庄子种的水稻不少,光吃是吃不完的。崔如英本想卖了,不过崔大山说粮食有用,外面米七八文一斤,若往外卖也就几十两银子。

说不准日后就能用上了。

崔如英还挺喜欢吃米饭的,对了,米饭。

她记得以前在家里做过黄焖鸡米饭,放香蕈干和青椒和土豆,做出来的有种不一样的味道,和小鸡炖蘑菇完全不一样。可谓是香辣扑鼻,而且汤汁粘稠,光用汤拌米饭吃就已经很好吃了。若是来年买些新稻苗,肯定更好吃。

眼下她还有一千多两银子,说实话,放着也是放着,倒不如想法子再做点生意。

崔如英唯一担忧的事就是崔大山如今有木工活儿做,抽不开身,许娘子和二丫在包子铺,家里唯一亲近的邻居刘婶儿和她闺女芸芸也在铺子干活。崔如英自己要上课,就算不上课,她八岁也不可能成日做生意呀,眼下竟陷入了无人可用的窘境。

这事儿还得日后再说从长计议。

事儿办完了,庄户们开始收拾东西,把崔如英要带走的粮食往车上搬。还有两篓的螃蟹,这东西崔家以前还真吃不到,不过跟在侯府吃的比起来,庄子的自然小,但解解馋也够了。

剩下的就是菜干和果子,有的庄户们送的,多是柿子的苹果梨子,自家院子种的,也让东家尝尝鲜。

崔大山本不想要,因为他觉得庄户们种地不容易,一直推脱。但崔如英收下了,她做东家也有一阵儿了,哪个做员工的不想着讨好老板,收了他们也安心。若是做得好,大可在别处给些好处。上了马车,崔如英还一直想着买铺子的事儿,她若开铺子肯定要买一个的,正好手里有钱。

做吃食都是小本生意,到时候生意不好,还能把铺子租出去,时间长了铺子价钱还会涨。

只不过如今缺人,实在不成崔如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