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临安不夜侯> 第579章 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9章 选择(4 / 5)

困扰,一直委决不下。

他现在又要面临一个重大选择了。

高宗在世时,乃至新帝登基后,他都是坚定地站在主和立场上的。

这和秦桧无关,他因为投靠和立场受到了秦桧的重用。

但他的立场,却不是为了迎合秦桧,而是他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大宋的国力弱于金国,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情况下,大宋就该以保境安民为国策,对外推行议和绥靖的策略。

轻启战端,在他看来,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虽然才不到一年光景,天下大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他并不认为,大宋就有资格激进起来。

金国虽然分裂了,可分裂之后的金国,依旧拥有着远比大宋更广袤的领土,金强宋弱的格局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高丽、新金对大宋的亲近与臣服,于实质上对大宋又有什么帮助呢?

更何况,金国还出让了临洮给西夏,使得西夏与大宋重新接壤了。

西夏一旦与大宋接壤,便是心腹大患。

当初大宋奈何不了西夏,现如今只剩下半壁江山,就能对付西夏了?

简直是胡闹!

所以,他觉得他的选择并没有错,大宋就该韬光隐晦,坐看风云变幻,不要轻易涉入乱局。

虽然他早就知道赵瑗这位官家个性比较坚毅,即位之前就表现的对金国比较强硬,但也不是太过分。

汤思退觉得,等赵瑗真正即位,看清楚内忧外患,再有沈相、魏相还有他们这些老成谋国的贤臣劝谏辅佐着,会成熟起来,稳重起来。

可他没有想到,当真成为皇帝之后,这位赵官家却变得愈发激进了。

原本,主和派占据了朝堂最主要的声音,官家孤掌难鸣,还是能被他们摁住的。

谁料,现在却被打破了这种局面:武将们得到了重用,并且在皇帝的支持下开始发声,文臣产生了分裂,一部分主和派随着天下大势的变化倒向了主战的立场。民间的声音也直接传进了官家的耳朵,使得官家明白,他并不孤单,他底气十足。

官家如今的声望,甚至比一手重建了南宋半壁江山的高宗皇帝还要高,逼得他们只能步步退让。

难道,真的是我错了?

我要不要重新做一个选择?

汤思退隐隐觉得,皇帝西巡,只怕并不只是为太后祈福那么简单。

而他,正好可以趁皇帝不在京中,好好理顺一下自己的思路,如果应该重新做一个选择,那么趁着官家不在京中,也可以顺势调整过来,等官家归来,也就自然而然了。

坐着轿,一路往家中赶去,汤思退便在轿中认真地思索着。

但是在他心里,还是认为大宋积弱,弊端无数。官家意图清理冗官、革新军政,恐将会遭到强烈反弹。

即便这些新政能够得以贯彻,也需要至少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彻底贯彻并得到稳固。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那个弹丸之地的新金还会存在吗?

西夏与大宋在这十年间,会不会在西南重启战端,陷入无休止的拉锯战中,不断消耗大宋的国力?

他现在已是执政中第一人,三五年内必定拜相,这些事都将发生在他任相期间,都会变成他的责任

他现在已经从被一棵参天大树庇护其下的人,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了。

所以,他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以后他是不可能随意变更自己的立场和阵营的。

否则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会抛弃他。

这一次的选择,真的好难。

可……他的哪一次重大选择不难呢?

秦桧势焰滔天之际,在民间的名声却是低落到了尘埃里,他选对了。

秦桧垂垂将死,官家意图趁机收回权柄的时候,他再一次选对了。

这一次……

难道他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