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大顺志> 22. 反科举舞弊案(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 反科举舞弊案(二)(1 / 4)

“我答题俱是完善,竟没中。我要求查卷!”

我将他的试卷调出:“你虽答完,但并未契合要求,且你行文脉络不通,实在遗憾。”并将卷子递给他,让他看上面阅卷批语。

他却不认,嚷着:“让吴大人来和我说!他收了我二百两,保证我必定高中。我要报官!他贪污钱财!”

很好。

我微微扯开嘴角:“你可有胡言乱语,诬蔑官员是要定罪的。”

那考生说:“我岂能诬蔑,我家里还有他给的字据!”

七日内,有数名考生报官,要求考官归还银钱。

七日时间已过,一共十名考生报官,加上考试途中抓住的八人,连同阅卷官、同考官、巡考官、搜检官等一共五十三人。

看着下面乌泱泱一群人,陛下勃然大怒:“好啊!朕竟不知以往考试藏了如此多的弊端!”

此次审理由陛下主持,三堂会审,即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御史组成的联席审判,礼部官员一同出审。地点是刑部大堂。

我又看到那位与我就办女院起争执的林大人,于是开口道:“林大人,别来无恙。”

那官道:“赵大人果然胆识过人,机深智远。”

我回道:“大人莫要抬举,小官依圣令罢了,是陛下出以公心,忧国奉公,命柳尚书主持,小官配合,将科考制度稍加变通,也只是为了朝堂安稳、用贤任能。大人谬赞。”

打过招呼后,我们也进了公堂。

陛下问那两个同考:“为何不让柳尚书查阅以往考试卷。”这两官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陛下让那些报官的考生先讲。

他们说每人都交了二百两给那两个考官,那两官保证此次考试必定让他们中,却未中。他们虽有些家底,但二百两实属大额银两。

刑部尚书郑阳问:“既然这银两如此昂贵,又为何要剑走偏锋。”

考生答:“因为考中后几乎一劳永逸。”

无人回应,像是无人呼吸,空气似乎凝结了一刻。

我抬头看去,各官皆面色冷峻。郑阳又问同考吴正,要他交代此次行为。

吴正回道:“此事获利实在丰厚,下官……下官……”他跪在地上哆哆嗦嗦不敢说清。

“吴正。”陛下的声音从上位倾倒而下,声调平常,却满满威严。

吴正身子瞬间绷紧,立刻抬头又接着说:“这次舞弊人数较多是因之前下官是主考,且并未实行‘糊名易书’制,能看到考生信息及考生做的记号,因而有可乘之机。分卷时,便能挑出这些考生的考卷加以通过。即使糊名也能被认出,却没想过还有易书这一项。”

郑阳问那些考生如何得知能找到考官作弊。考生说之前顺利考上的人会和他们通信息,因而此次他们便也相信了。他们还给了通信银二十五两。

他又问吴正,吴正回道:“因每次都未被抓,进而胆子越来越大。”

我看向另一个同样害怕到濒死的官员——吴正好友,何也,同为同考。

郑阳视线幽幽转向何也,何也下一秒便跪在地上,回道:“因是主考标‘中’,所以我二人互相包庇。”

这句话的分量实在过重,他话音落下后,整个公堂陷入漫长的沉寂。

许久,陛下才出声:“从何时起。”

“四年前。”

听到这句话,我抬眼看向他们,这两官的官途正在急速缩短。

“大胆!”陛下怒喝一声,让人将纸和笔拿给他们,要他们跪在原地写下名单。

名单递上去,陛下愈发沉默,把名单递给郑阳,郑阳看清的一瞬间手有些颤抖,同时让人抄送几份分别交予我、柳尚书柳广拓、大理寺卿曹智、都御史孔德。

名单上共三十一人。

陛下让人去把这些人全都抓来,吴正二人又回道:“字据下官还留着。”并一同让人去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