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其昌:
- 作品:《濬路马湖记》卷、《白居易琵琶行》《袁可立海市诗》《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
- 特点: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书风,自成一体。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
- 王铎:
- 作品:《拟山园帖》、《琅华馆帖》、《壬午临柳公权帖轴》、《洛州香山诗轴》、《王维五言诗卷》、《临王筠帖轴》、《奉龚孝升书卷》、《赠张抱一行书诗卷》、《赠张抱一草书诗卷》、《雪景竹石图》等。
- 特点:工正、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有北宋大家之风。其书法作品在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的环境下,另树一帜,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
- 黄道周:
- 作品:楷书代表作有《定本孝经册》《张溥墓志铭》《致祖台札》《后死吟等三十首》《致郑牧仲札》《己卯初冬和戴伯闇诗翰卷》等;行草代表作有《舟次吴江诗册》《为倪元璐母寿作诗册》《致仲球、叔宝札》《赠无涯答诸友诗卷》《双溪口惠政碑卷》《榕颂卷》《日从云间诸友札》等。
- 特点:书法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之一,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其书风刚正不阿,不流凡俗,奇而不肆,古而不怪,具有强烈的个性,将人品与书风完美统一。
- 倪元璐:
- 作品:《行草诗翰》轴。
- 特点: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常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有“笔奇、字奇、格奇”“势足、意足、韵足”之称。
- 傅山:
- 作品:《上兰五龙洞场圃记》(崇祯十四年作)、《集古梅花诗》(大字用颜体)、《逍遥游》(小楷用颜体)。
- 特点:书法初学赵孟頫、董其昌,后对颜真卿推崇备至。其书风融合多家之长,写大字喜用颜体,小楷也受颜体影响。他提出的“四宁四毋”理论对艺术范畴有普遍意义和深远影响,在书法艺术理论上有重要贡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瑞图:
- 作品:《送康侯杨外孙北上七篇》、《醉翁亭记》长卷、《卫民祠碑》刻、《思复陈先生小传》、《承天寺十奇诗》、《禅鸡冢记》、《浔美晋澄李先生祠碑》、《桃花源记》等。
- 特点: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在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
清代:
- 刘墉:
- 作品:小楷《大学》、行书《苏诗》、《七言诗》等。
- 特点:擅长行书,取法赵、董、苏等历代诸大家,晚年潜心六朝碑版,自成一家。其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笼,超然独出,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书法境界以“静”“淡”“清”三字概括,行笔从容,有一种静穆之气。
- 翁方纲:
- 作品:着有《西汉金石记》,《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文集》等,书法作品有《行书轴》等。
- 特点:通诗文,精通碑帖及考证。书法初学颜真卿,继习欧阳洵,以谨守法度,骨力硝拨着称,兼擅隶书,与刘墉、永星、铁保并称四大书家。
- 梁同书:
- 作品:与刘墉、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