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号的。
而核心网是手机通讯网络的数据处理中心。
它负责用户呼叫请求、数据传输和路由器选择等任务的处理。
核心网的质量效率关乎到通讯服务的可靠性以及速度。
而移动终端,就是用户的手机。
手机通过天线接收和发送无线电信号,通过基站和核心网,最终实现了用户之间的直接通话交流。
前世的时候,移动通讯是从模拟信号开始的,通过数年的发展,这才进化到了数字信号的时代。
所谓模拟信号是指用连续变化的电压和电流来表示信息。
模拟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
模拟信号有不小的弊端,主要有如下几点:
其一,它每个子频段只能由一个用户独占。通话质量差,通话保密性差。它非常容易被破解。
其二,它的功能很有限,只能实现基本的语音服务,没办法提供丰富多彩的增值服务,像是数据传输、高速互联网接入等。
其三,它的网络覆盖范围小而且漫游功能很差。这就限制了用户的移动性和通讯的便利性。
其四,模拟手机体积太大,笨重而不好用。
最后一个,它无法满足用户对通讯服务的需求。
王浩然觉得,自己今天要搞,那就干脆跨过移动模拟通讯阶段,直接进入数字移动电话系统阶段得了。
以龙国现在领先的电子技术,搞数字移动通讯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王浩然组建的这个研究团队几乎把京城这边的无线通讯、电子科技方面、材料方面、电池方面的科学家全都囊括其中。
包括他的岳父肖仁明、北大无线电系的主任李宝平等人。
这些大专家里面,包括了4个院士,还有六七个拿过国家级的科学奖项。
他们全都欣然接受了王浩然的邀请。
在开始干活儿之前,王浩然自然是要先开个会,把自己关于数字移动通讯网络的设想详细认真地讲了一个遍儿。
他讲得非常的细致,将移动通讯构建中的方方面面都讲到了。
这个会,相当于一个培训。
王浩然讲了足足一天多。
他甚至把2g通讯网络每个关键设备的关键部件都给讲透了。
第二天的上午,他讲完了之后,便微笑着问:“各位老师,你们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提一提。”
团队成员便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他们理解不够透彻的地方。
王浩然又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一番,直到所有人都没什么疑问了,王浩然这才开始分派任务。
有的负责射频天线的研究,有的负责信号接收器的研究,有的则负责基带的研究。
总之,都是按照每个人的研究专长分配。
至于手机信息交换处理中心的芯片等难度比较大的软硬件,则由王浩然自己负责。
想要搞出来一整个的2g网络设备,那是需要设计研制出一系列的芯片的。
好在现在芯片的设计已经完全可以利用软件工具来自动进行,不然会非常的麻烦。
因为王浩然起步比较早,所以,他带领团队已经搞定了一系列的芯片设计工具。
像什么规格制定和文档编写工具、架构建模和仿真工具、逻辑设计工具、验证工具、编译器和相关工具、仿真和测试工具、深度学习框架以及eda工具软件等等,盘古科技公司目前都是已经搞了一整套出来自用。
当然,这些成套的工具,如今也已经全都注册了国际专利。
拥有了这些,也就可以确保盘古科技的芯片设计独步天下。
其他国家的芯片公司想要使用这些工具,那都是要缴纳版权使用费的。
当然,盘古科技要的版权费相当合理,不像一些蜥方公司,拥有了某个工具的版权就往死里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