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越紧,眼中满是对儿子冒险行为的担忧。
“浩儿,你这次的行动确实太过冒险了。但既然木已成舟,我也不再多加责备。
你能在这个年纪有如今的成就,作为父亲我为你感到骄傲。
只是希望你从今往后能更加谨慎行事,切勿轻易涉足借贷之路。
你爹地我这些年经营万安集团,始终坚持稳健发展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使得我们集团的负债率在香江众多房地产企业中保持最低。
这样的财务健康,让我们在面对可能的房地产危机时,能够拥有更多的抵御能力和回旋余地。
记住,稳健才是长久之道,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林万安试图将自己的经营理念传授给儿子,希望他能从中汲取教训,未来走得更稳更远。
然而,林浩然自然是不认同林万安的理念。
对他而言,爹地的经营理念太过于保守了,这也是万安集团一直以来发展缓慢的原因。
然而,林浩然内心深处对林万安的经营理念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对他而言,父亲那套稳健但略显保守的经营哲学,正是万安集团长期以来未能迅猛发展的症结所在。
“爹地,我记得李加诚先生与您几乎是同期踏入房地产界的,对吧?”林浩然反问道。林万安闻言,目光微垂,陷入往昔的回忆之中,缓缓点头:“确实如此,我和李加诚先生几乎是同一时期进入建筑房地产这一领域的。”
林浩然起身给父亲和自己各接了一杯饮用水,之后才坐下来继续说了起来。
“您看,李加诚先生的长江实业集团,如今已赫然成为香江华资房企的领军旗帜,其声名之显赫,有目共睹。
而反观我们的万安集团,虽然根基稳固,债务最低,但在香江这片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却只能勉强算作中等偏上的企业,与那些顶尖巨头相比,差距不言而喻。
这样的例子,在商界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我并非要贬低您的努力与成就,但事实摆在眼前,让我们不得不正视。
英资企业的成功模式暂且不论,单就华资房企的巨头而言,霍家、新鸿基、新世界集团、恒基兆业公司……哪一个不是通过积极寻求外部合作、灵活运用各类资源来推动自身发展的?
他们之所以能有今日的辉煌,与善于借助外界力量密不可分。
在英国求学期间,我广泛涉猎了商业管理的知识,那些是跨越时空积累的智慧结晶。
它们教会我一个道理:在商业的征途上,勇于突破、敢于冒险才是通往辉煌的必经之路。
若一味守旧,只怕成就终究有限,商业,本质上不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竞逐与超越吗?”
如今,林浩然在取得一系列成就后,内心充满了自信与底气,自然也有了反驳林万安的勇气。
原本,他打算表面上对父亲的观点表示顺从,私下里仍按自己的计划行事。
然而,在与林万安的深入交谈中,他心中的想法悄然发生了变化。
等拿下靑洲英坭之后,林浩然明白靑洲英坭接下来的重点将是如何有效开发红磡那块潜力无限的地皮。
而水泥厂的迁移,则是势在必行的一步棋。
他这两天在公司已经了解到,靑洲英坭虽然曾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建造了青洲大厦、青岛大厦、青堡大厦这三栋商业大厦项目,但那都是外包给专业施工队伍完成的,公司本身并无房地产开发经验可言。
为了最大化地发挥红磡地皮的价值,林浩然认为必须寻求与一家具备丰富房地产开发经验的企业进行合作。
而万安集团很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合作对象,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这一念头在他脑海中愈发清晰,甚至让他萌生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尽快让父亲退休,自己亲自掌舵,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