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者的基本素养,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中立足。”
林浩然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那么,关于原油期货交易,你了解多少呢?”
苏志学闻言,眉头微皱,似乎在回忆相关信息:“原油期货……据我所知,目前全球范围内确实还没有正式的原油期货交易市场。
1973年的世界石油危机之后,确实有不少期货市场开始考虑筹建与石油相关的期货产品,但至今为止,像伦敦商品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这样的顶级交易所都还未推出原油期货。
至于其他知名度较低的交易所,就更不用说了,它们也尚未涉足这一领域。”
“还没有原油期货吗?这就有点难办了。”林浩然轻声自语,眉头微蹙。
实际上,这个年代,的确还没有原油期货。
别说原油期货了,就连与石油相关的产品期货,都一个都还没有。
按照石油期货的发展史,直至1983年,纽约商品交易所进一步引进了原油期货交易。
1978年11月份,也就是下个月,纽约商品交易所首次发放第一个与能源有关的期货合同,即粗柴油的合同交易,可由于是初创,且是非常有局限性的粗柴油,交易量不会很大,想依靠这个期货赚大钱,根本不可能。
林浩然的手指轻轻敲打着办公桌,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思考着。
没有原油期货,总不能买原油囤起来吧。
买原油囤起来,等石油危机之后再进行倒卖,倒是一个办法,可却不是一个好办法。
一来,时间紧迫,来不及做足准备;
二来,缺乏存储原油的设施与渠道,这对于没有涉足石油行业的他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障碍。
“看来,我们得另辟蹊径了。”林浩然心中暗想,决定暂时搁置直接囤油的念头,转而思考其他能够间接从石油危机中获益的策略。
林浩然坐在办公椅上,眉头紧锁,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绪。
这个时代的金融环境似乎总是充满了限制与挑战,让他不得不一次次地寻找创新的突破口。
上次,他想利用股市杠杆,这样就不用他多次跑去贷款了。
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时代的证券交易所尚未开放杠杆交易,迫使他不得不自行设计复杂的融资策略,通过循环贷款的方式筹集巨额资金,才得以在靑洲英坭和九龙仓的股票上大展拳脚,收获颇丰。
“既然原油期货尚未问世,那么我是否能够制造出一种类似原油期货的交易机会来进行交易呢?”
林浩然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皱着眉头,沉思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