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重生香江:从1978年开始> 124.第124章 房产危机前的崛起机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4.第124章 房产危机前的崛起机会(1 / 3)

第124章 房产危机前的崛起机会

“老板,想要快速发展,其实很简单,咱们万安集团的问题最主要就是在于资金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扩张步伐。

我举个例子,1975年3月份的时候,万安集团与多家房地产公司竞逐湾仔一块地皮。

那一次,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拍下那块地皮,因为大家都看到了那块地皮的价值。

我们为此,甚至筹资了5000万港元,其中有三千万是公司的现金,剩下两千万港元是您父亲先垫资进来的,没有向银行贷过一分钱。

结果,这块地皮最终成交价是7600万港元,远远超过我们筹集到的5000万港元。

如果当时我们万安集团狠下心来,先将地皮拍下来,我们再向银行贷款,完全可以继续竞争。

可惜当时我们选择放弃了。

而拍下这块地皮的地产商,凭借着这块地皮,在上一年因为房价相比1975年的时候已经涨了许多,为此他们赚了足足上亿港元,回报率超过一倍。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我入职万安集团,见识过太多太多这种遗憾,这也是我们万安集团发展缓慢的原因。

当然了,如此谨慎的投资作风,也不是没有好处,我举个最接近现在的例子,1974年,受石油危机的影响,香江房地产业受到牵连,地价下跌40%,楼价下跌了30到40。

那一场,香江有许多大肆扩张负债严重的房地产企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相继倒闭或者被兼并了。

而我们万安集团由于负债为零,尽管那段时间的利润也大跌,但基本没有任何破产危机,甚至没有什么损失,只是那两年所赚的钱少了很多而已,所以我们得以安全度过。

所以,老板您说想要快速地发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银行借贷,扩充我们的资金实力,唯有资金足够庞大,我们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但是扩张往往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性,比如现在也处于一场石油危机中,这一次看似对房地产行业暂时没有影响,但是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再一次发生房地产危机。

所以,就看老板您如何抉择了。”杨名逸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林浩然点了点头,现在的万安集团,的确是就如同杨名逸的说法那样。

比如,如今集团的大部分资金都用在北角那个项目上,再加上此前又了将近两千万港元买下510万股的靑洲英坭股票。

如今,整个集团的可用资金,甚至只有可怜的几百万港元,对于一个集团来讲,这点资金基本上想干点什么大事情,都很难了。

可实际上,万安集团完全可以利用集团的优势,向银行贷款,继续发展更多的项目,完全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同时发展两个、三个甚至是更多的地产项目。

而不是当一笔大资金投入到一个项目之后,在这个项目的回报没有到手前,集团就没有任何的投资实力。

由此可见,虽然稳步发展能够大大地降低企业的危机,可却也浪费了许多发展的机会。

至于房地产危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三年,也就是1982年,特别是某位夫人在大会堂门口摔了一跤过后,香江又会再一次爆发一次非常严重的地产危机。

这一次的地产危机,导致在1982年底香江楼价比1981年高点下跌了60%,到1983年,市场更是全面崩溃,影响非常巨大。

不过,现在离那时候还有三年的时间,这足以让万安集团快速发展起来了。

而且,房产危机对别人来说,是一个灾难,而对林浩然来讲,何尝不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只要把握得好,他便能利用这次危机跻身香江最顶级地产行业,前提是他要在这三年时间帮助万安集团积攒足够多的资金。

而如今,他就要帮助万安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