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以东,女真腹地。
虽然是说的女真人族地,但是并不是没有汉人,和女真常年贸易往来,生活习惯彼此交融,早年推行以夷制夷的时候,也有不少的女真人入朝为官,有大魏的官职。
除了为了躲避大魏苛政而自愿迁徙到这边的人。
奴儿哈奇创造的八旗制度,多层次的管理和明确的责任分工,相比之前的各自为政,极大的加强了女真族的战斗力,也是他们能趁大魏虚弱的时候打入京师的本钱。
女真人南下劫掠多年,除了粮食牲畜,连当地的人也不会放过,一同驱赶回女真,赶不动的就此屠戮殆尽。
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而俘虏回去的汉人,生汉做奴隶赶牛放羊,在辽东生活多年被驯化的熟汉则编入汉军旗下,虽然地位不及正旗高贵,但是比起奴隶还算是不错的出路。
而南下劫掠的时候,汉旗的将士则常常被编为随从辅军,难以进入核心岗位,不过极少数的汉人还是能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军中博一个出路。
自从女真部落入京后,因为大魏太子迁都时一把火烧了黄册,导致女真人根本无法,也不想像大魏一样进行齐民编戶,选择了最简单的跑马圈地。
志得意满的女真人还推行了推头令,导致原本无所谓谁掌管天下的百姓也不得不纷纷逃离京师。
毕竟大魏从立国开始,为了弥合前朝百年战乱和外族统治分化下,南北汉人几乎成为两个种族的差异,大力推行教化一统,几百年间一直都注重礼义廉耻,以道德治国,虽然在某些地方走向了腐朽的地步,但是终究还是在百姓的心中种下了一些种子。
原本对于大魏态度有些暧昧的南方,在听闻被异族侵占的京师所实行的剃头法令后,都纷纷立场坚定了起来,除了税收以外,乡贤村里纷纷开始募捐,作为文风兴盛的南方地区,圈地为奴,还要剃发之辱无疑超出逾期。
而没能逃出的京师百姓,自然只能乖乖为奴。
入驻女真各旗人马无疑比起本地的百姓人数要少的多,能打入京师原本也是意外,只是当意外变成了现实,女真人的想法无疑就开始膨胀了起来。
既然京师已经尽在手里,那么更加富裕且民风温顺如羔羊的江南地区如何不能收入囊中。
大魏先祖能从一个叫花子一步步成为开国先祖,那女真的奴儿哈奇为什么不能,反正中原这块地界也不是没有异族统治的先例。
只是大魏退的太快,而且退的太稳,基本没有和女真硬碰硬就极速撤离了,撤离之前还将宫门打开,不方便携带的银钱珍宝直接抛在集市供百姓随意拿走,说是给女真的卖命钱,让女真勿要伤其百姓。
总而言之,大魏走的虽然狼狈,但是大面上还是保住了些许。
面对势如饿狼的女真蛮夷,不由的更加南望王师又一年了。
女真人也察觉到了京师暗潮汹涌的情绪,于是做出来将部分奴隶以及路上抢到的财产运回辽东老家,顺便以京师为基点召集其他部落和旁边的蒙古部落一起共襄盛举,入主中原。
无数的京师以及北方的百姓从良民沦为无地流民,再被圈地圈为奴隶,有幸者还能留下耕种自己原来的地,只是要上交更多的粮食。不幸者则直接如猪狗牲畜一样被绳子枷锁牵着,背井离乡去往一个更为噩梦的境地。
女真腹地原本就因为接连的大雪而陷入饥荒,许多边缘的部落不不仅失去了重要的青壮劳力,接连而来的疫病更是让圈养的牛羊大批的死亡。
靠近八旗的族群势力还能靠去京师的军官输送一批粮食金银过来解救燃眉之急,其他的就只能自身自灭了。
而这一回,回来的人,有的带着奴隶和粮食还有京师抢到的金银珠宝,而有的部落收到的却只是再次征兵南下劫掠命令,而之前部落里一起去的男儿为什么没有回来,只能问他为什么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