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秦炎> 第706章 凭什么他的这么大,我的这么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6章 凭什么他的这么大,我的这么小?(3 / 4)

皇,又或者去抢财富。

但是他却在搜罗书,在城里请教有学问的人,把才士名流带回家给自己做谋士。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所以冯毋择在家的时候,能够经常听到现在的楚国人怎么唱歌,楚国现在的情况是怎样。

虽然秦国和楚国联姻很久了,冯毋择作为贵族,也可以接触楚国的东西。但是别忘了,所谓的楚国贵族秦国高官,本质上其实是秦国本土势力的一支,只是生养他们的人是从楚国而来。

远嫁而来的姑娘们,为了不受母国的影响而在秦国有安稳的日子过,必须要团结起来。

从他们在秦国拥有广袤的土地,繁衍了众多子嗣开始,就开始在秦国扎根,被永远地固定在了这片土地上。

他们开始成为了秦国人,给秦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以稳固自己的脚跟。

在这种情况下,是远道而来的楚国人抛弃了他们过去的身份,学着做秦国人。

所以,历经了百八十年,在秦国的贵族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地道的楚人。

要想了解当地的情况,风俗、习惯,还是得从楚国的土地上最新长出来这一茬青草看起。

冯去疾吸收了很多知识,比如楚赋这个新鲜玩意儿。

他的言辞非常优美,正是楚国的大夫文士们赞美君子的。

在所有人都还没有听过这个东西的时候,冯毋择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资料。

一出口言语就很新鲜。

这场宴会,大家也听了无数的赞颂,但是冯毋择一开口,臣子们都感觉耳边刮过了一场清新的风。

秦楚的文化交融,就是靠冯毋择这样的贵族慢慢带动的。

估计,要不了多久,秦国的文明就要迎来一个新生的小宝宝——秦赋。

周青臣盘算了很久的贺喜之词,这会儿感觉也没什么新意了。

武将们也都跟着冯毋择这个讲究的文化人齐齐称颂,“陛下文德照照,武德明明。天下必然太平。”

跟不上节奏的任嚣,在后面喊着,“额也是,额也是。”

扶苏自然高兴,‘文德照照,武德明明’。在过去的秦人的言辞里,哪怕是天下的言辞里,几乎从不这么说话的。

就像是把歌词民谣变成了更为体面的文学体裁。

非常新颖。

“好个武信侯啊。朕从未听过这样的说辞。”

冯毋择上前,“臣听说,最近南方荆地,诞生了一种新歌。”

“草木零落兮,云飞扬。”

“陛下若是喜爱,臣可以送上几个文人,献给陛下。”

扶苏一听文士,就感觉到了自己熟练的领域。

“可。”

稷下文人集团,还是学术氛围太重,没有什么创造性。

扶苏懂得诗词歌赋,喜爱吟诵。

他们没有这个才情。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有说有笑。

王绾豆大的眼睛又开始微微眯着,这冯家兄弟两个,始终是没有为公之心啊。

最多只能做到家兴,要想靠着他们让国兴,和民兴。

难。

臣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喜色,听两人说他们听不懂的东西,感觉皇帝和武信侯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什么音律,仿佛陛下什么都懂,什么都能谈一点。

尉缭则警惕地打量着这些功臣们。

虽然他们都有侯爵之位,但是一旦得到了封地,那咸阳城的土地,就该让出来了。

趁着这个功夫,把那些毒瘤清一清。

尉缭看今日朝堂上,文臣武将们对秦二世都是心服口服。

观察朝堂之上的氛围,就可以知道天下人平日里生活的处境。

君王冷酷无情,吏民百姓们势必饱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而君王若是宽厚,能够做到人臣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