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秦炎> 第839章 做臣子的尊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9章 做臣子的尊严(2 / 4)

见自己,肯定是想到了给自己脱罪的好办法。

这种戏码在咸阳宫里太常见了。

臣子们个个舌灿莲,善于据理力争,基本上只要皇帝见到了臣子们本人,那就意味着他们赢了,皇帝输了。

所以聪明的秦二世面对聪明的章邯,选择了闭门不见。

主要是个人都知道,这会子章邯来求见,肯定是为了给自己求情啊。

扶苏想让大家伙都知道知道,贪墨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脱身的。

闭门不见,此举一出,效果奇佳啊。

这咸阳宫里才出了个吕夫人,专治各种贪污腐败。

很快秦二世又对章邯闭门不见,这股宫廷里的风吹到朝堂,不用秦二世专门下达颁布什么诏令,三公九卿首先一个个就不敢再乱拿乱动了。

张苍担任大司农,这个新设置的官职曾经在周朝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听名头也知道这是个有实权的大官。

司农,管理农业,秦国重农抑商,这么大的官职,别说九卿,地位已经赶超三公了。

再加上有秦二世的信任,王绾、萧何、曹参、蒙毅等臣子的帮助,朝中一时间哪还有人敢说张苍半个不字。

所有人都感觉大秦朝就要变天了。

最近咸阳城里那些富家子弟们一个个出门也都穿着很低调了。

这个世界的规则其实挺有趣的,权力是自下而上的,可是风气习气的传播却是自上而下才有效的。

人们爱慕权势富贵,身边老农节俭在人们眼中不是美德,而是生活所迫;可如果是官员富贵者节俭,就成为了美德。

老农身边的人看到老农节俭的行为不会感动,只会同情,也不会自己去学习效仿;

但倘若是皇帝这么做、一府的最大长官这么做,底下的官吏们就会感动,从而自发的去这么做。

这是人类社会里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但是使用起来非常好用。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风气这种事,不是让底下人带头做的,是帝国的高级别官员们先带头自己做到,接下来才能带动其他人改进自己的行为,进而带动整个社会改掉某些坏习惯。

帝国确实在一点一滴地慢慢进步,臣吏们的想法态度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慢慢转变。

秦二世的改革是越来越上手,看起来他根本没做什么大刀阔斧的事情,可是帝国的变化之快、发展方向却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

运用人性治理国家,使用智巧,治国就像是顺水推舟。

不过秦二世这边是赚得钵盆满体,不仅仅自己得到了民心,而且还在诸侯大会上狠狠风光了一把,让这些诸侯们一个个慑服其威。

但是章邯这里可还是老样子,外臣们大都和冯去疾一样,对章邯那是越来越避讳了。

章邯给秦二世提供了诸侯大会的钱,可是秦二世迄今为止都没答应私下会见他。

章邯怎么不气恼。

就是要在公开的场合下,说些明明白白的话,让秦二世听见。

章邯不仅发牢骚,还找了自认为和自己一样认为秦二世过河拆桥的冯去疾。

可惜这冯去疾不搭理章邯。

这就让站在冯去疾和章邯身后的一干大臣们感到困惑了。冯去疾的态度,那可是影响着半个朝堂的人啊。

作为帝国内名义上最为尊贵的左丞相,他的言行和秦二世一样,都被人关注着。

不过冯去疾没打算就因为秦二世对自己的一时疏远,就对秦二世表露出不满什么的。

一来冯去疾是个很老派的战国时代的君子,他很清楚做臣子的底线是什么。

该站出来劝谏君王的时候,他是不会退缩的。

眼下不过是君王一时不给他权力,如果他就要因为这个就去背叛君王,那他还是人嘛。

因为秦二世,冯氏一族才有了今天这样辉煌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