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张老板憔悴了很多,话没说两句,烟已经抽了两根。
“老弟,还记得我跟你说我投了一部打日本鬼子的片子吗?”
“记得啊。”李秋棠当时还以为他投了一部抗日剧,这种剧能保底,大赚不了,但也不怎么能亏。
“我1000多万投进去,结果只收回来200万,踏马的。”
据李秋棠了解,张老板个人资产应该有五六千万,公司每年净利有四五百万,这一下亏800万,确实很要命。
“你投的啥,怎么能亏这么多?”
“《南京!南京!,导演叫路川。”
李秋棠心咯噔一下:“你咋碰到他的?”
“他主动来找我的。”应该是他投资李秋棠被路川打听出来了,“说什么打日本鬼子,民族大义。我也托人打听了,是个大项目,就投了三百万,后来他又来了几次,每次拿走两三百万。没成想他坑我呢!”
也不好说是坑,影视投资就是这样,路川还没泯灭人性,回了200万,他要狠心一点,一千来万全亏了,张老板也没地方哭。
“吃了这次亏,以后别玩了。这行里坏人太多了。”李秋棠安慰道。
“不说了不说了,怪我眼瞎看错了人,来来来,喝酒喝酒。”
李秋棠回了一趟奉天,和辽省广电的相关同志开了一个座谈会,还上了省新闻。
在报道里,李秋棠是“著名辽籍导演”。
儿子上省新闻,父母也跟着高兴,但老妈还是说:“你啥时候上个联播才长脸,你老李家祖上八辈也没上过联播。”
“往上倒八辈也没联播啊。”李爸爸犟嘴道,“我也上过省新闻。”
“你那八百年前的事儿了,还是省教育台,儿子上的是卫视台。”
又说:
“你真把艺菲追到手了?我咋不信呢。”
“我骗你干啥。”李秋棠道。
“那么漂亮一姑娘,她能看上你?”老妈埋汰儿子从来不留情。
“咋看不上我?我条件差哪儿了?”李秋棠一边嗑瓜子一边说。
“那过年你把她带回家来。”
“你急啥。”李秋棠道,“刚在一起半年就往家带?别把人姑娘吓着。你让我慢慢处,时机到了我自然就带回来了。”
“也是,也是。”李妈妈点头,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
李爸爸这时候做出决定:“开春装修新房。”
李妈妈一笑:“对,明年我把新房弄好,你跟艺菲好好谈,明年我们去新房过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