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晋庭汉裔> 第五章 刘羡选吏(4k,盟主加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刘羡选吏(4k,盟主加更)(2 / 4)

的毛躁感。他身材高大,气质沉稳,坐在这里,就好像立了一座大山,仿佛即使眼前有天塌地陷,他也能安坐不动,神色不会产生一丝一毫的动摇。

这是经历足够多的风波后,才会形成的独特气质。

这其实并不奇怪,十五岁元服即出仕,是只有洛阳才会有的政治传统,在其余地方,大部分人都是要积攒人脉,游学扬名,到二十好几才能入仕,正如刘羡秀才射策时遇到的陶侃等人。

而与这些人相比,在宦海沉浮四年的刘羡,虽然此时才十九岁,但实际上,已是一个颇有资历的老官了。

他等了一会儿,见堂中聚集了三十来个人,就问领头的衙役道:“县衙里的人都到齐了吗?”

衙役答道:“县君,住在县衙的人都叫过来了,但还有一些人,他们住在县衙外,要不要派人去叫?”

“派人?没有必要。”刘羡放下手中的案卷,挥手道,“那就这样吧,你去把县衙的大门关上,不要放人进来。”

“啊?”衙役吃了一惊,弄不明白刘羡的用意,但看刘羡的态度,也不好回绝,也就稀里糊涂地领命去了。

等他一走,刘羡正首面对大堂,一一打量过堂中的众多县吏,县吏们有些莫名其妙,但看刘羡面容和善,便有一人大着胆子问道:“不知道县君叫我们前来,所为何事?”

这一句确实道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每一任长官到来,都是要折腾一番的,也很正常。

但这位新县长初来乍到,连人都不认识,就把人召集起来,那是准备干什么呢?

面对这个问题,刘羡当然不会直接回答,而是继续轻描淡写地道:“当然是认识一下诸君,了解一下县里的情况。”

“我也不想这么早就将诸位叫起,但来之前,我见过了梁王殿下,也见过了颌阳的张县君,大家都和我说,夏阳的情形很坏。”

“我一路走来,发现确实如此,城南的官道处几乎已经没有多少民居了,马贼横行,荆棘丛生。”

“所以我忧心如焚,惶惶不安,就想和诸位谈一谈,县里到底是什么情况,诸位又有什么见解。”

“里面有什么冒昧之处,还请诸君见谅。”

这么不徐不疾地说着话,众人烦躁的情绪渐渐得到缓解,神色也逐步放松下来,他们细想下来,县君毕竟是年轻人,干事急切一些,倒也合理,单看他的性格,应该也不难相处。

看场上的气氛缓和一些了,刘羡拿起手中的名单,笑道:“我们这就开始吧,也不讲什么虚礼,就大家轮番介绍一下,我再问一些本职问题。”

他随手一指右边最前方的中年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身居何职?”

那人躬身回答道:“县君,卑职李重,是户曹佐史。”

“哦,是户曹的。刚好,我正想问,如今县内还有多少在籍户?”

“县内还有三百一十七户,民口一千四百二十余人。”

“下辖几个亭?”

“原有龙亭、高门、华池、论功、上庄、芝川、吕亭、陶渠、徐亭、白坞、少梁十一亭,但近年来,既有胡人迁居,又有民户离乡,县里还能掌握的,仅剩下龙亭、高门、芝川、吕亭、陶渠、上庄六亭。”

“县中有多少胡人,安置在何处?”

“县中约有两部胡人,一名斛摩,一名贺干,各有五百余众,分别安置在华池、论功二亭。”

“你觉得目前的夏阳,最亟待解决的事情是什么?”

“当然是消灭马贼!如果不将县内的马贼剿灭,民生不安,无论是恳田重耕,还是劝学教化,都无从说起。”

“好!”刘羡点点头,和李重的对话就算是结束了。他眼睑低垂,拿起刀笔,在手上的竹简里写了些什么,而后询问下一人道:“你是哪个曹的?”

“在下田曹掾吴含。”一个较为清瘦的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