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晋庭汉裔> 第三十七章 再入长安(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再入长安(4k)(3 / 4)

大家找了三个通铺就算了事了。好在这些胡人们也不挑剔,他们正在为第一次来到长安这样的大都市而感到兴奋,已经迫不及待要去集市上去看看热闹了。

刘羡对此也心知肚明,这些胡人跟随自己走这么一趟,也算是辛苦了。于是很痛快给大家放了三天假,还每人给了一块金饼。让他们看到什么喜欢的,都可以买下来,带回去做礼物。

斛摩根等人对此自然是千恩万谢,感动不已。经过这一月的相处,他们已经从在夏阳时对刘羡的敬畏,逐渐转变为了仰慕,俨然已经把刘羡当做真正的首领了。

等他们都出去后,刘羡躺在榻上歇息,因为晚上他还有个酒会,这时要养养精神。此时房内只剩吕渠阳一个人还在,他坐在门前翻书,看得很入神。

这时候天气很好,阳光灿烂,风中有桂花香味。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刘羡总感觉长安的桂花要比洛阳的更浓郁,勾起了他心中的很多杂念。

想起这次招抚,按理来说是立下了一次大功,足够升迁的,但是看孙秀这个样子,怕不是又要搞得不汤不水。如果这次不成功,下一次机会又将在哪里呢?

在洛阳的时候,自己总说要游遍天下,可离开了洛阳,却总还是感到有些忐忑和不安。虽然阿萝总在信上说,一切都好,但真的是一切都好吗?他们有没有报喜不报忧呢?

还有说起去蜀中复国,自己要等待到什么时候呢?老师生前和自己说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可真正等待起来,才知道这种感觉有多么难受。就好像在树桩前等待一只犯傻的兔子一样,也不知是兔子犯傻,还是自己在犯傻。

感慨万千之余,刘羡回头去看吕渠阳,发现这个氐人青年仍在读书,阳光照在他脸上,让他的面孔显得非常娴静。

刘羡想起一些事情,忍不住开口问道:“渠阳,你出来游学多久了。”

吕渠阳一愣,卷起手中的书卷,说道:“县君,我十四岁出来游学,到现在,大概有八年了吧。”

“回过几次家?我看你跟我这两年,还没有回去过。”

“哈,确实。”吕渠阳露出缅怀的神色,叹息道,“我上一次回家,都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不想念家人吗?”

“当然是想念的,不过我离家前下定决心,若不能学成名儒,绝不回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刘羡一时间有些好奇,说起来,他还没有问过,吕渠阳到底是因何想要游学习儒。

吕渠阳笑笑,露出一副不好意思的神情,回忆道:“其实也没什么,我家里也算是个大族,部里有两千多人,因此对略阳的其余一些氐族大户都有深交。”

“我从小无所事事,只跟朋友们骑马斗狗,一直到十四岁的时候,我连汉字都不识得几个。”

“结果那年的夏天,有一个羌人商队路过,当天他们在我们乡路过。有一个孩童,大概只有七岁吧。他当时坐在车头读书,我们在旁边打斗胡诌。”

“当时我什么也不懂,自吹手上的剑是鱼肠剑,见血封喉。”

刘羡听明白了,笑道:“你被他嘲笑了,说你不学无术是吧!”

由于汉朝几百年的影响,如今西晋的游侠之风虽然在士人中削弱了,但在平民间还是广为流传。游侠好剑术,自然也喜欢鼓吹些刀剑的传说,什么后世的十大名剑,十大名刀,就是此时总结的。

吕渠阳那时候就是拿着名字胡吹,不知道鱼肠剑是一把可以藏身在鱼腹中刺杀用的小匕首。结果被一个孩子点破了,其尴尬可想而知。

吕渠阳点点头,感慨道:“也就是那一天开始,我下定决心,要改过自新,成为一名真正的饱学之士。”

“那也相当了不起了,不是把羞耻忘记,而是以此激励和证明自己,渠阳,你有这个念头,一定能有所成就的。”

刘羡闻言,不由想起了小时候被贾谧等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