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深处仍不信任,并本能地想要抻开双腿,靠脚下坚实的着力点驱散恐惧。
但亚热带和暖的水温鼓励了他,同时一种无处不在且超乎意料的浮力托举着他的身体,使他不再下沉。
这感觉远比在乡间清凉的河水中游泳舒适,陈舟划着水,逐渐找回了失去的勇气。
海波轻摇,伴着蓝宝石般的微澜上下起伏,放眼望去天水一色,使陈舟绷紧的神经不禁放松下来,头顶炽阳投下的光线似乎也变得没那么酷热了。
怦怦乱跳的心脏随即恢复了应有的节奏。
陈舟舒展开身体,顺从肌肉记忆,双臂交替,双腿蹬夹,在海面上画下了一道歪歪扭扭的浪。
虽已有两年多不曾游泳,那些刻入本能的东西却从未遗忘,伴着海水阻力带来的反馈,陈舟愈发熟练,以一种笨拙但坚定的姿态游向商船。
他知道自己很快就会游离浅水区,到时候身下便再无落脚点,心中难免有些没底。
不过很快,另一件使人窘迫的事盖过了他的惴惴不安。
随着陈舟向前游动,无所不入的海水顺着缝隙灌进了他不甚紧实的内裤中,并迅速在屁股处聚集起一大团水球,拽着内裤往后脱落。
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迅速扒掉了陈舟身上最后一件衣物,使他被迫变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裸泳爱好者”。
每一寸肌肤都暴露在外,一种无所适从的怪异感觉涌上心头,陈舟很想抓住“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内裤,却又担心影响了换气节奏,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游。
四百米出头的距离于一呼一吸间渐渐拉近,这艘建造自中世纪末期的木质帆船在陈舟视线中缓缓放大,愈发清晰。
未至近前,微风便带着船上的腐败气味扑到了陈舟身前。
这味道混合着木材暴晒后的纤维味、霉变味、潮气、腥气以及一种尸体腐烂味,它不管不顾地灌进陈舟的鼻孔,刺激得他差点流下两行眼泪。
就像大多数男人心目中对初恋的印象总是朦胧而完美一样,自小学初读《鲁滨逊漂流记以来,陈舟始终对这艘帆船抱有美好的幻想。
毕竟在原著中,这艘船为鲁滨逊在孤岛上二十八年的生存提供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帮助,就仿佛圣经中的诺亚方舟,拯救了鲁滨逊这只迷途羔羊的性命。
而且作者笛福在为数不多描写船与海上生活的篇幅中,从未提及它的缺点。
每一个看过《鲁滨逊漂流记的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在燃起的航海梦以及对冒险的憧憬中将这艘船视作“初恋一般美好”的存在。
但它终归是一艘古老的木质帆船,应用的建造技术与材料无不突显着17世纪末期的风格与缺陷。
整艘船的核心部件由木质龙骨支撑,三十六对船肋构建起了28米长的船身,不到6米宽的甲板下,数以千计的角铁加固着力点,结构处亦不乏铆钉。从船舷到船底,外部船身均由柏油及沥青黏合,木板与船舱的夹衬中填充着大麻纤维和涂抹柏油的帆布。
吃水线以下的外壳表面还覆盖着一层薄铅板,用以抵御热带海洋危害船体的蛀船虫和海上食木生物。
原始且落后的防水手段将帆船底舱变成了潮湿、闷热不透气的大蒸笼。
货舱以及维持船体平衡的压舱物占据了船体的大部分空间,普通船员们只能挤在船头甲板下的大通铺中,住着逼仄的用木板或布帘隔开的房间。
船上没有室内厕所,有人在船首排泄,有人在船尾排泄,还有人用木桶或者直接在舱底解决,加上从甲板缓慢渗入舱底的污水,酝酿了一锅弥漫着粪便味道的“盛宴”。
恶劣潮湿的环境同时造就了病菌繁殖的温床。
热病、痢疾、头痛、皮肤肿块、坏血病、口腔溃疡乃至癌症,这些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时常光顾水手。
数以千计的老鼠,以及数量更多的蟑螂、蜈蚣、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