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12章 走廊内侧的房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走廊内侧的房间(2 / 4)

都是火绳枪的“好伙伴”,陈舟默默记住了它们的位置。

在长桌上,陈舟发现了小桶装的酒和一个大木杯。

木杯常年盛酒,已经腌入味儿了,隔着老远都能闻到一股酒香。

“让一个酒鬼管火药,真不知道该夸你们用人不疑还是骂你们心大……”

被酒味熏得鼻子发痒,陈舟打了个喷嚏,放下了肩头的火绳枪——一直扛着这东西压得胳膊都酸了。

接着他掀开了房间角落的两个木箱盖子。

其中一个箱中装有四小桶火药,五把轻型火绳枪还有一把短枪,以及三根铁撬棍,一大袋铅砂弹。

另一个箱里装满了薄铅板,陈舟试着搬了搬,完全无法撼动木箱分毫。

数了数箱中铅板的数量,他根据经验判断,这一整箱铅板至少也有五六百斤重,如果想把它们运到岸上,只能分多次搬运,要费不少劲。

“不知道他们往船上放这么多铅板干什么,难道是用来制作铅弹的?”

合上盖子,想到日后搬运这箱铅板的过程必定会十分痛苦,陈舟不由踹了木箱一脚,然后拿起了另一个箱中的短枪。

这支枪乍一看挺特别,模样很像长管手枪,其实就是轻型火绳枪削短了枪管。

和其它火绳枪相比,短管火绳枪增加了便携性,减轻了重量,但也牺牲了威力、精准度和射程,顶多只能打打十几米距离内的猎物,对陈舟而言,远不如重型火绳枪实用。

因为他知道,重型火绳枪具备一个坚实的基础,它的设计理念和结构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只是历史的洪流还没推进到那一步。

而短管火绳枪的设计理念完全是南辕北辙,与枪械所追求的功能背道而驰,用不了多久,它就会完全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与之不同,重型火绳枪踏上的却是一条阳光大道。

在一百年多年后,也就是18世纪,重型火绳枪经过一代代的改进,将会改头换面,凭借极高的性价比成为战争的主力军,它的那些缺陷也会渐渐缩小甚至消失。

最先被解决的便是火绳点火过于繁琐且惧怕雨水的问题。

大约就在十几年后,一名德国钟表匠发明了弹簧驱动的转轮装置。

这种装置的灵感来自于钟表带锯齿的旋转钢轮,通过钢轮和燧石夹上的燧石摩擦起火引燃火药完成击发,不仅节省了点燃火绳的步骤,还变得不再惧怕雨水,所以在战争中大显神威,取代了一部分火绳枪。

但转轮打火枪工艺复杂,结构精密,制作成本高,而且一旦钢轮被污染堵塞就无法可靠地点火,因此只风光了十多年就被淘汰了。接下来粉墨登场的是法国人发明的燧发枪。

那个法国人的名字陈舟已经记不清了,但他清楚地记得燧发枪天才的创新。

燧发枪颠覆了传统火绳枪的设计思路,将点火位置从正上方转移到了偏侧面,通过一个夹着燧石的击锤和传火孔旁边的击砧敲击产生火,引燃火药。

这种击发装置后来被命名为撞击式燧发机。

撞击式燧发机的出现大大地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点火成功率和设计精度,而且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利于大批量生产,很快就成为了欧洲各国军队的主流装备。

随后那个法国人又研制出了更加可靠且完善的击发发射机构和保险机构,从而制造了当时全世界性能最好的枪。

直到21世纪,一些复古的枪械爱好者还会举办燧发枪射击比赛,足见这种枪的受欢迎程度。

陈舟很清楚自己不是天才,他做不出伟大的创新,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抄作业还是没问题的。

大学暑假无聊,他曾因一时兴起,为燧发枪还有流行于美国西部时期的左轮手枪做过建模,故而对这两种枪械的结构了如指掌。

不过那时他从未想过,这些过时的知识竟然会有派上用场的一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