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挥钉子和黏合剂的作用。
按陈舟的想法,造出前几个积累经验,后续会越做越快。
带着也不知是痛苦还是麻木的心情,陈舟耳旁又出现了连绵不断的拉锯声。
锯木头和凿卯眼都是干过的活,制造连接件却使人烦躁。
因为木块只有三指厚,一个巴掌大,固定凿刻都十分麻烦。
再加上夜晚工作光照条件差,辨别炭棒画出的痕迹,反复对比木块的榫舌是否对称,陈舟感觉自己的眼睛都要看瞎了。
这还不是最恶心的,最恶心的是制作好这50个连接件后,还要在上下框架间凿出100个对应的卯眼。
晚上饿着肚子,点灯熬油地制造了两个连接件,陈舟总算撑不下去了,丢掉手中的凿子咣当一声仰躺在了甲板上。
想到一下又一下仿佛永无止境的雕凿,想到制造好这两个连接件后还剩四十八份相同的工作,想到制造好那四十八个连接件后还要凿更多卯眼,他顿时感觉一股无边无际的疲惫与乏力涌了上来。
这就像是一场漫长的全马竞赛,作为参赛者,规则不允许他用脚奔跑,只能用手臂撑住身体一点点往前爬。
“这不是正常的工作,这简直是一种折磨!”
望着满天繁星,陈舟发起牢骚。
在工厂中他能忍受重复枯燥的工作,是因为他可以摸鱼,是因为他只获得了精神上的疲惫而不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疲惫,是因为他期待着下班后的娱乐与放松。
但在这里,乏味的工作是极其漫长且不容掺水的。
一想到接下来还要重复同样的雕凿五六天,陈舟不由动起了歪脑筋。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减少或者省略制造连接件的过程,直接造好木筏呢?
诶,好像还真有!
连接件的作用类似黏合剂和钉子,与其浪费时间做这种东西,不如直接钉上长钉,简单粗暴。
钉子虽然没有榫卯加鱼鳔胶连接的紧密,还会破坏框架内部结构,减少木筏的使用寿命。
但这个木筏本来就没打算用多久,为了提升进度少受折磨降低一些使用寿命显然非常值得,尤其是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特殊时期。
做好决定,起身收拾完甲板,照例测量潮水记录数据。
吃了顿迟到的晚餐,陈舟结束了一天的劳累。
十月五日,持续了三天的的晴朗终于被漫天阴云终结。
陈舟提前穿上了厚外套,将工作地点转移到了室内。
为图方便,他费一上午时间拆掉了走廊两侧以及鲁滨逊和炮手房间之间的墙壁。
开阔的空间便于物资堆砌,也便于搬运材料,使他的工作愈发便捷高效。
凿刻了一下午木板,晚上陈舟清理了灌入船舱的积水,给自己做了顿简单的疙瘩汤。
17世纪的面粉远不如现代白面那样细腻。但就是这种略带粗糙的口感,加上两块奶酪,一杯热茶,吃得陈舟满嘴留香,分外满足。
降雨导致的拆墙和排水耽误了大半天时间。
幸好陈舟想方设法省去了制造连接件的步骤,工作的总进程非但没有延长,反而得到了缩短。
就算随后每一天都下雨,木筏的所有组件也能在10月9日之前完成,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除雨水外,还有几件事值得一提。
排在第一位的是陈舟的身体状态。
平均每日十二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长,基本全是重体力或是极度消耗精力的手工作业,期间只有短暂的休息期。
肌肉的疲乏、手上被磨破的口子、脚后跟的伤势、脚底板的水泡以及十几处意外划伤完全没有时间恢复,因为工作一直在继续。
加上饮食中缺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只靠奶酪和蜜饯提供身体所必要的营养远远不够。
长此以往,他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