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17章 上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上岸(3 / 4)

林。

林中资源丰富,既有木材也有野兽水果,而且接近水源,是个搭建临时庇护所的好地方,物资存放在那里,调用起来比较方便。如果把物资卸在沙滩上,免不了二次搬运,要多费一番周折。

尝试了半天,陈舟终于发现了船桨不好用的关键——木筏太大。

留在船上的这两只船桨只适用于独木舟、舢板等多人驾驶的小船,需要最少两个人在船只两侧同时划动。

而他只有一个人。

木筏宽达两米,船桨太短,他无法同时划两边。

如果一直保持相同的频率划同一边就会使木筏原地打转,想同时划两边则需要他频繁地左右挪动,而且动作幅度还不能太大,腰板也不能伸直,以免影响船体平衡。

重复着这套动作,搞得陈舟比锯木头还累。

身体疲惫也就算了,最糟心的是,陈舟感觉如果不是顺应水势,木筏的前进速度可能比乌龟爬快不了多少,在这个过程中,船桨发挥的作用约等于0。

“这样下去,登岛成功倒是板上钉钉的事,可我该怎样把木筏划回船边呢?”

叹了口气,感受着身下木筏的晃动,陈舟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名字。

“陈舟”谐音“沉舟”。

对于生活在沿海地区,靠水吃饭的人来说,这个名字绝对称不上吉利顺口。

只因陈舟父母长辈世代居住于内陆,对沉船翻船等词汇没什么忌讳,才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字。

不过这个名字也不是脑子一热随便起的,其实源自刘禹锡的一句诗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陈舟的父亲希望他能蓬勃进取,作为家庭新的一代超越老一辈人,摆脱这个贫穷普通的家庭环境。

但很显然,这个期望并没有奏效。

当然,名字的寓意没能使陈舟出人头地,所谓沉船的谐音与诅咒自然也是无稽之谈。

只不过在此前的生命历程中,陈舟确实未想过他竟然会有在海上划船的一天。

风平浪静,陈舟像只螃蟹一样在木筏上左右横跳,这边猛划两下,那边猛划两下,总算将木筏划进了岩滩。

潮水涨起后,那些遍布岩滩的岩石全部被淹没在水下,若是乘坐独木舟或小船穿梭在其中,船底难免会撞上石头,进而导致漏水或沉船。

平底的木筏却没有这种顾虑,它独特的船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少吃水深度,不用担心触礁。

而且在岩滩中前进,陈舟还获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岩滩水浅且清澈,可以看清岩石顶端,只要用船桨顶住岩石,给一个向后的力,木筏就能向前移动。

这种独辟蹊径的划桨方式与撑篙相似,只需要力气,没什么技术含量,很适合陈舟。

借助“撑篙式划船法”,陈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顺利地将木筏停靠在了河道旁。

担心退潮使木筏搁浅,他特意与河岸拉开了一米多的距离,通过两块木板搭成的小桥前往陆地。

来福在海上漂泊许久,几乎要忘记脚踏实地是什么感觉了,刚才在木筏上的时候它就好奇地东张西望,如果不是怕找不到陈舟,早就一个猛子扎进河里了。

此刻木筏靠岸,它终于按捺不住内心深处对陆地的渴望,先陈舟一步跳上了岸。

河岸旁遍地泥泞,来福分量十足的身体一落地,顿时糊了一身污泥。

但它毫不在意,摇晃着尾巴肆意地奔跑起来,踏着山坡上的青草雀跃地钻进了树林。那无忧无虑的快活模样,像极了夏日雨后蹲在水坑旁玩水的孩童。

看着来福疯玩的开心劲儿,陈舟会心一笑,暂时放下了糟糕的划桨体验,开始搬运船上的物资,不辞辛劳地将其一件件移动至河岸旁山坡上的树林中。

他本想随便在林中找一片合适的空地,然后在上面搭建起简易窝棚。

逛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