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112章 藤编 赶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藤编 赶海(1 / 4)

存放石墨坩埚是一件很令陈舟头疼的事。

这么重要的东西,眼下用不到,却要保证它在将来该发挥作用的时候不出问题。

配合孤岛这糟糕的环境,给了陈舟一种存放战略核武器的感觉。

此时此刻,他非常怀念并夕夕上购买干果时随袋“赠送”的重达200g的防潮剂。

可惜之前的奖励中,无论是罐头,还是可食用土、蒜或秋白杏,都用不到防潮剂,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把石墨坩埚包裹起来后,陈舟将其放在炉灶旁烤了一会儿。

在此过程中,他想起了自己常用的炭棒。

众所周知,木炭或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可以有效地吸收湿气,同时也能祛除空气中的异味儿。

如果他把包裹起来的石墨坩埚放到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再往里面洒一堆碎木炭,或许就能避免坩埚受潮了。

琢磨出靠谱的办法后,陈舟立即清空礼盒,然后取了一些削成棍状的炭棒,掰碎后垫在盒底,最后小心翼翼地放入石墨坩埚。

担心这些炭棒不够多,他又取来几块劈好的烟气较少的木头,摆在炉灶旁备用。

待会炉膛中火势减弱,便把这几块木头填进去,再封住炉灶口,明天早晨就能收获一批质量较高的炭块。

严格来讲,他之前烧制的大多数木炭都不是合格的木炭。

因为真正适合使用和储存的木炭都不是用明火这样烧制的,而需要炭窑。

炭窑烧炭的要诀在于控制木材的摆放位置,确保它们能够均匀受热,并利于烟气排放。

在此前提下,点燃木材,控制好火候,使木炭在缺氧的环境中燃烧,加热干馏,冷却后取出,便是制成的木炭。

这种木炭质地紧实,不怎么掉渣,且块头较大,适用于需求量较大的工作。

而陈舟烧制的木炭都是炉灶中燃烧不充分的木材,在雨天当柴火烧,或者削成小条做画笔勉强能用,真用它过滤水或者吸收湿气和异味就差点意思了。

……

忙忙碌碌,把珍贵的酱油、香皂、精盐放在猫不容易拨弄的地方。

又收拾好打火器材和手锯,给钢锯条上了一层油,用皮毛包好放在木匠的工具箱中。

临到睡前,陈舟终于有时间看看《非遗一览:竹编藤编草编一本全,补全自己在编织工艺方面的短板了。

明亮的灯火照耀下,他端坐在木椅上,静静翻看书籍。

三大项中,藤编最有价值,额外补充的棕编其次,草编排第三。

竹编的用处可以说最小,因为岛上根本没有竹子,在没有原材料的情况下,竹编无疑是空中楼阁。

根据目录翻到正确的页数,从材料的准备开始,他一点点汲取知识。

不看不知道,看了书以后,陈舟才知道自己之前自行尝试编织藤筐的想法和工序有多么可笑。

在非遗藤编的工艺流程介绍中,林林总总共有十几道工序。

从最基础的打藤削去藤上的节疤,到拣藤、洗藤、晒藤、拗藤、拉藤、削藤,再到漂白、染色、编织、上漆等工序,复杂且周期长。

其中需要使用的工具数量也不少。

有常用的剪刀、匕首、绳尺、锤子、铲子、也有锯子、锥子、钳剪、喷水壶、刷子等工具。没有它们的帮助,一些较为复杂的藤编制品将会非常难以制造。

值得庆幸的是,在书中,这些工具的大小形制都有较为详细完整的展示,即使陈舟现在没有,以后也能慢慢制造出来。

在详细工序后,是一些最基础的编织技巧、简单的设计思路和制造藤编工艺品框架的方法。

比如适合制作篮子和垫子的平编法;

适合制造具有立体感和纹理的绞编法,能编织复杂的图案和结构;

以及需要利用勾针将藤条钩织成各种形状的勾编法和将藤条缠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