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钓鱼也是极好的。
将几大团麻绳和裁剪的帆布条塞进登山包,把手斧别在腰间,扛起准备好的木板,另一只手拎油灯。
招呼来福一声,陈舟直接出发。
……
之所以不在窑洞内制造好活捕笼再带到布置陷阱处是因为陈舟觉得这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制造好的活捕笼体积庞大,撑死了也只能带两个,还会严重影响行进速度,不如直接扛原材料。
同时陈舟还带了手斧,到地方材料如果不够用还能就地取材,劈砍削剪一些树枝木棍用。
……
连夜赶路,待月升正中,陈舟也抵达了羊群曾歇脚的位置。
这里遍地羊粪,隐约还散发着山羊的膻味儿。
放下木板,沿山坡徘徊寻找下套子和布设活捕笼位置的过程中,在油灯的照耀下,陈舟看到许多未干的粪便。
其中多数呈粒状,表示排便者身体健康。
也有一些不成形的粪便,说明排便者近期肠胃不适,或是吃的草含水量过多,稍微拉稀。
在众多发黑发褐的粪便中,有一些很显眼的明黄色小屎条,它们是吃奶阶段的小羊羔拉出来的。
只有在母山羊奶水过于浓稠,营养含量高的情况下小羊羔才会排出这种粪便。
……
从小羊羔的粪便分布范围可以大致了解母山羊具体在哪里活动。
用石块在地上划出几个合适的位置,回到木板旁,拎着油灯照亮周围,陈舟默默计算着这些材料能做几个活捕笼。
此次前来他拢共扛了九块板子,按他之前的估算,这些板子勉强能做两个活捕笼的框架。
至于框架周围的墙体,则需要砍粗木棍补充。
再次计算,在脑海中勾勒出活捕笼的大致轮廓和所需木板的长度,陈舟不敢耽搁,直接拔出手斧开始干活。
并未应用现代弹簧机括,原始活捕笼的结构并不复杂,主要使用拉线式触发机制。
只要进入笼内的动物拉动连接食物诱饵的细绳,就会使门关闭。
对陈舟来说,这种触发机制最简单实用,也是他唯一能制成的活捕笼。
……
在山腰附近寻找了几棵孤零零的树木,抡起斧子将其砍倒,削掉树枝上的细枝,将其制成长度合适的木棍后批量运回木板堆旁。
准备好材料,将一根约有两米长的“y”形木棍插在地上,把油灯挂在上面充当简易照明工具,就在这群星闪烁的孤岛山坡上,陈舟开始制作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活捕笼。
活捕笼这种陷阱,对付小体型动物通常比较好用。
特别是捕捉松鼠、蜜獾、猫、鼠这一类体型不大不小又贪吃的动物时能有奇效。
面对体型较大的牛羊时,活捕笼便会受材料所限,产生易使猎物脱逃的问题。
如果是钢铁焊成的活捕笼还好,东北虎都困得住,而木质活捕笼很难承受内部动物的奋力挣扎。
陈舟制造活捕笼的时候,最担心的也是牢固性问题。
这里毕竟是羊群活动的区域,如果母山羊或是羊群的其它成员被困在木笼子中,羊群中的头羊或大公羊对活捕笼发动攻击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为了避免煮熟的鸭子从锅里飞出去,陈舟几乎用上了自己带来的所有索具和帆布条,把活捕笼捆绑的那叫一个固若金汤。
就连笼子六面的“墙壁”都用了更多木棍,主打一个加量不加价。
务必要让贪吃的山羊进得来,出不去。
……
制造第一个活捕笼时,因经验不足浪费了不少时间。
到制造第二个活捕笼时,陈舟便游刃有余,速度快了不少。
两个笼子都制造完,已经接近凌晨。
此时的夜晚最为黑暗,油灯中充盈的灯油也消耗了大半,光线黯淡。
荒山